深度分析:应对疫情,中医各个环节完胜西医


  导读

  两月来的中西医对比已经完全证明,中医在预防、轻症治疗、重症危重症抢救、康复等不同环节效果远胜于西医。相比中医的主动、廉价、快速,西医是被动、昂贵和迟钝的。当然,如果没有利润为主导的路线的改变,中医不会有出头之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英国打算让60%的人感染获得“群体免疫”的轮盘赌博,相比美国、日本、瑞士等国迟迟不扩大检测范围,相比韩国、意大利的封城而不封村,中国忍受巨大牺牲采取的全国停摆是那么的坚决、彻底。人口流动性极强又没有疫苗,阻断交通、停止一切聚集和各类公共活动,就是中国的做法。这是第一层面的防控,也是最原始但最根本的办法。据一个国外机构测算,中国的封城措施起码减少了75万潜在病例的增加。即便如此,中国依旧有超过8万人确诊。如何在严格防控的基础上,用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中国有中西医两种方法。

  来看看中西医在不同环节应对上的巨大差距吧,太让人震惊了。

  1、上游预防:未病先防

  和西医不同,中医不认为新冠病毒无法用药物预防。现在有没有实践能证明中医药具有预防作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推动的“武昌模式”,给出了非常亮眼、明确的答案。

  疫情初期,在医院缺乏床位收治全部患者的情况下,仝院士推动武昌区把中药汤剂(通用方大锅药)送到社区,给发热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人群服用。数据显示:武昌的疑似病人确诊率在不断下降。1月28日确诊率高达90%多,从2月2日隔离点1号方全覆盖之后,到2月6日的确诊率就降到30%多,再到后来只有3%。

  这是什么概念?这简直是一波神操作!按常规,武汉疑似病例的50%以上都会确诊。如果无法及时核酸检测、无有效控制手段,就无法区分新冠病人和普通发热病人,就只能眼巴巴等着密切接触者可能变为发热患者,眼巴巴看着发热患者转为疑似患者,眼巴巴看着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仝小林院士的中药方案彻底阻断了这一环环相扣的危险进程!让仅仅3%的疑似病例有机会转化为确诊病例,意味着绝大多数疑似患者来不及转化为确诊病例,就让中药给治好了。

  这是多么高明、决绝而有效的措施。那些怀疑大锅药是“安慰剂”、嚷着大锅药“别添乱”的人,给我闭嘴,赶快清理一下你的腐朽思想。在你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中医人已经做出了让人震惊的效果。你平时都懒得正眼看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下理解了吗?

  2、中游轻症治疗:已病防变

  不知道是何原因,大锅药主要在武昌区推广了,其他区很少见到报道。武汉确诊患者毕竟暴增了,如何治疗是下一个环节的重点。对已确诊的轻症病例,如果能防止转化为重症,也会减少死亡率,减轻下游救治难度。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