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提中医——中新社抗疫纪录片的舆论导向应该纠正!


  导读:中医药是这次疫情防治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是中国经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战疫总结、成果推广阶段,任何媒体的宣传尤其是面向海外的宣传,都应该全面介绍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经验。然而,国家级媒体《中新社》的抗疫纪录片却只字不提中医药,这一错误的舆论导向应该立即纠正。

  3月2日开始,CCTV4央视国际频道推出了系列纪录片《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向国人展示我中华医药在抗击疫情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但此纪录片并未厚此薄彼,一直强调的是中西医结合,对西医同道不忽视、不抢功,向世界输出的是我中华的文化自信。节目播出后,广受好评。

  然而另一部抗疫纪录片却引发了很大的争议。3月30日,国家媒体中国新闻社推出了五集系列全景纪录片《中国战疫录》,系统梳理中国战疫进程,全景展现疫病突袭状况下的中国作为。五集分别为《疫病突袭》、《全民战疫》、《中国速度》、《医者大爱》和《四海同心》。

  引起争议的原因何在?在于第四集《医者大爱》。接近10分钟的视频,记录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战疫经历,视频中有名字、有特写镜头的,一共11名医护人员,只出现了一名中医医生“张伯礼”,但张伯礼院士不是以中医医生的形象出现,旁侧的表示身份的字幕显示的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且,其他10位医护人员,都有不少的高清特写镜头,唯独张伯礼院士没有!

  不仅如此,整个纪录片只字未提中医,也没有一帧服用中药和中医治疗的画面,这部抗疫纪录片在传递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疫情还未过去,中医已被忘记!


打不开?点这里>>>

  中新社《中国战疫录》第四集《医者大爱》

  从此次新冠肺炎战疫开始,中医人迎难而上,大医精诚,在前期遭逢巨大的困难之时,顶着压力,创下了傲人的成绩,让处于至暗时刻的患者、国人看到了希望,让中央指导组看到了事实依据,多频次多层面地下达指令,让中医药全面、深入介入到抗疫的各个环节,也由此带来了全面的胜利。

  这期间,中医人一步一步走来,颇为不易。

  国内主流媒体也从一开始的鲜见报道,到后来的从上至下的承认,持续、深入、全面地报道中医药。

  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副总理在《求是》上发文,肯定地提出:中医药是这次疫情防抗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指出: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各个国家部委也陆续为中医正名。3月23日,国新办中医专场发布会,是对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工作总结、世界宣言:这次新冠疫情中,西医没有特效药,也还未研制出疫苗,但中医的三药三方就是最好的特效方案,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自信。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热门评论
不是疏忽,是故意为之。疫情过后,对中医的打压可能变本加厉。病毒在细胞内生长,杀病毒必然损害细胞,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瑞德西韦在这次疫情中临床试验时,钟大师说,要考虑医学伦理问题。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已有相当年岁,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据病毒生长繁殖特性而言,今后,估计永远找不到抗病毒特效药。
0条回复
说的不错,今天上中医院看病,与中医师自然而然地谈到了此类话题:我说,你们中医药现在被国家重视了。对方说,这有什么,疫情结束很快就忘记,现在是用得着你。看看,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不是?!这么些年来也确实是如此过来的,03年广州疫情结束经验教训便忘得一干二净,时过境迁17年又二次掉进同一条河。2019年武汉疫情狙击者前半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套用毛时代做法打得不错;后半场封城封国太多人情私货致使“滴冒管漏”倒灌厉害一着不慎步步被动。国内总评1:1.国外援助除了几个关系好的国家外,把本不该援助的也援助了,以至于得不偿失,让国内东郭先生寓言名扬了世界。说一千道一万,拜爷爷拜奶奶当愿二次爆发不会,因为武汉人民承受得也太重太重,全国人民也被牵连得有苦说不出。倘若疫情过后健忘或过河拆桥,中医药还会单臂挑滑车么?!
0条回复
中医就跟毛泽东思想一样,是什么原因我不清楚,只知道关键时刻需要用的就是把利剑,过后就抛,各种黑。
0条回复
这绝不是疏忽,是有一位置!中医是中华瑰宝,更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能说明中新社该片制作者崇洋和自卑!
0条回复
过河拆桥,数典忘祖
0条回复
中医药再现辉煌,必须矫枉过正。
0条回复
早就说过了,医疗体制决定了,打压中医还会继续,资本利益不会放弃打压中医。
0条回复
淡化中医,就是忘恩负义!
0条回复
不提就不提呗,官方媒体有真话么?谁信啊?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4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