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最近有个好话题,说“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
真的很有意思,一方面,代表父辈的财富地位积累,理所当然赞同阶层固化;另一方面,代表读书人的想法,追求学而优则仕,对当下境遇不满。
其实,我觉得两者都不接地气,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实际上,这个世界上除了“几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还有别的人。
首先,去你X的几代人努力。
其次,去你X的十年寒窗苦读。
谁家先人不努力?能活到现在,谁家不是几代人的努力?努力种地、努力上工、努力打仗都是努力,都给这个社会做过贡献,有什么高低之分?偏你家祖先投机倒把、变公为私当上董事长就是努力?我家祖上辛辛苦苦挣工分交粮食就是不努力?就算你祖上积德,流血流汗开创新世界贡献大,但和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男盗女娼是个人渣,你先人就算是圣贤英雄,你这人渣也不该享受福荫。这又不是封建贵族门阀搞九品中正制,大家拼个血统高贵。
《让子弹飞》中,黄四郎也是五代家业,被张麻子一朝打下来,散给穷人了,黄四郎觉得不合算,张麻子说:“怎么算账,那是你的事儿。”
同时,读书人也不要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十年寒窗了不起吗?当今年轻人谁不是十年寒窗?十年寒窗985、211就一定要过上人上人的生活?那么多中专生、辍学生、普通工人、农民也很努力啊。人家也是起早贪黑,拼了命去过自己生活啊。读过书,学历高就一定要了不起?就一定该出人头地?这又不是封建考科举,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中国有14亿人,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我见过某些名校毕业生,混的不如专升本,就满腹怨气,抱怨社会不公;也见过许多辍学打工的人,十几年积累下来,有车有房,过得比某些读书上学的还好,人家乐观向上。大家都是人,各凭本事吃饭不好吗?不要上了个大学,读了一点书,就觉得自己是高贵的知识分子,搞学历歧视,不过就是一个博士,感觉自己的学历成了“爵位”一样。
秀才反对地主,很好,但首先别看不起农民。现在某些"秀才"那是真的想打倒地主吗?不过是想换个方式被招安罢了吧?见到真的农民还不是一脸怪相。教员都说过小资中产天生具有妥协性软弱性,地主多给点好处就倒戈,就“货卖帝王家”,乃至幻想自己也能成为地主,要反过来开始骂泥腿子“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努力,凭什么跟我们知识分子平起平坐”了。
拼爹的,不要以为财富、地位、生活来的理所当然,高高在上瞧不起寒门;更不要不知民间疾苦,一口一个“何不食肉糜”,一口一个“穷人就是懒”、“我牛逼全靠我自己”、“能力之外资本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