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武:华西村要是再不破产,是不是有一大批人就要疯了?


  前段时间,华西村又火了一把。

  华西村这些年其实一直都很出名,但以前出名都是给村民发车、发金条之类的事情,这次不同,是因为挤兑,突然上了热搜。

  但是,稍微认真看一下新闻就会发现,这次所谓的挤兑事件,其实完全是标题党的故意误导。本身就是之前投资入股的人,排队去领股息分红,这是很正常的事,和金融界的挤兑是两码事。

  后面确实也传出了所谓的负面消息,主要就是说,华西村原本承诺给投资人的股息,未能兑现,大幅缩水了,有些投资人表示不满。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所有证券交易所门口都有这个横幅,这不光是股市里才会存在的情况,任何投资都是一样的,有人赚有人赔,有人大赚有人小赚,有人大亏有人小亏,从投资的角度说,都是正常的。

  而且,在去年受到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都是亏损的,目前处于比较困难的局面。比如浙江之前最大的私营企业苏宁,还是江苏苏宁俱乐部的赞助商,现在苏宁就财务困难,股权已经转让,俱乐部去年刚在恒大手上虎口夺食,拿下冠军,现在也已经走到了生死边缘。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毕竟疫情的影响是全面的,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大多数行业都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旅游、航空、线下教育等等,能活下来,就算是不错了。餐饮行业在开放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大批倒闭的情况。

  既然企业经营困难,在去年的背景下是很常见的事情,为什么别的企业出现困难都没怎么上热搜,华西村其实也不是亏钱,只是股息分红缩水,却上了热搜呢?

  其实说到底,无非是主流媒体和主流经济学圈子等华西村完蛋,等得太久了,如久旱之望甘霖,哪怕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都会马上说成是一场大风暴。

  因为从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华西村和南街村这种余孽的存在,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就是人性本私,人必须要自私,如果有机会,但是却不把集体的资产装进自己的兜里,这就不正常,不科学。

  如果吴仁宝、王宏斌在三十年前跟着时代潮流,把企业完全MBO,也就是私有化了,变成自己的家族企业,自己当老板,那就啥事儿都没有了。

  那些年那么多曾经在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几乎一夜之间消失,化公为私,一大批村干部摇身一变成了家产亿万的大富翁,主流经济学和主流媒体都是热情欢呼的,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假设。

  但华西村和南街村始终保持着集体所有制,吴仁宝和王宏斌虽然被外界横加指责,甚至将企业说成是他们的家族财产,但任谁也不能否认,华西村和南街村赚的钱,几乎是平均的分配给了村里的村民,一会儿发车,一会儿发金条,一会儿发房子。

查看余下3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