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破产”困局无关“社会主义”


  前两天,“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濒临破产”的消息再度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国资委已经接手”的说法更是在某些群被有鼻子有眼儿地传播。

  网曝华西村某广场人群冒雨排长队疑似“挤兑”入股资金,起因是24日华西村的入股分红突然从承诺的30%变为0.5%。

  26日下午,华西村党委发言人回应称视频属实,主要是“外面的引资款到期兑付”,坊间传言引起了周边投资村民“挤兑”,“华西资金充足,兑付没问题”。

  其实,华西村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破产”消息。近年来,华西村“破产”的传闻此起彼伏、甚嚣尘上:

  一些改革精英,做梦都盼着华西、南街这样的还在坚持集体经济道路的村庄赶快破产,然而,“负债389亿”的华西村依然“僵而不死”。

  当然,华西村近年来遭遇的困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华西村的三大产业是钢铁、纺织、旅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仅发生在房地产领域,更是在实业生产领域普遍地发生了,钢铁、纺织日益没落为夕阳产业,而华西村的红色旅游热潮在“共富、唱红”衰落以后也走向萧条。到2012年,华西村虽说还不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现金流的确已经面临断裂。

  遭遇“挤兑”的这起投资事件中,华西村虽然还没有到“破产”的地步,但“失信”是无疑的,这是华西村目前遭遇到巨大困局的又一次显露。

  昔日的集体经济共富神话、“天下第一村”,为何面临如今的巨额负债?笔者认为,辩证地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思考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现状和出路,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遭遇媒体“双标”的“高负债”

  2008年,另一个共富典型——南街村,同样遭遇了《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关于“南街村破产”的疯狂炒作。实际上,当时的南街村面临着16亿的负债,而资产有26亿,负债率虽然也达到了61.5%,但是比同时期大部分在金融海啸中挣扎的企业强很多,这两年南街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负债率已经下降。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华西村“总资产542亿、负债389亿”,负债率高达71.8%。这一负债率接近目前国内企业平均负债水平:财政部去年公布的中央企业平均负债率在2019年末已达67.2%,房地产企业十大巨头的平均负债率早在2017年就攀升到80%以上;全球500强企业负债率普遍在70%以上。

  可以说,“债台高筑”是目前国内外企业主体面临的普遍状况,以债务“创造财富”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以后的“通病”。

  华西村和南街村的高负债当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笔者看不惯的是,这些鼓吹私有化的自由派媒体对普遍存在的事物和状况视而不见,唯独盯着华西村和南街村这样的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化石”,动辄炒作它们“濒临破产”的话题。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热门评论
如国全中国都实行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计划经济等,还会存在负债率高的问题吗?
0条回复
本人从来都力挺南街村、刘庄村等等新型集体业体,但从来不人认为华西村有可借鉴之处。
0条回复
当然华西村和南街村不存在很多问题。因为说这些村有贷款或者引资就算问题,这就算破产?那杨卓舒和那么多暴雷的,咋不说私有制破产?那么多资本主义贷款不还的等等,咋不说破产?华西等集体村给老百姓村民那么多福利,那些大老板给福利了?小岗让国家养着咋不说破产?私有制害民不破产,公有制有点问题就破产?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也不要社会主义的苗?
0条回复
华西村“破产”也比小岗村强一千倍一万倍。
0条回复
为私奔走呼号幸灾乐祸的嫉恨之心之言,这批货巴不得“公有”两字从地球上一个早上就消失殆尽。
0条回复
华西村和南街村的性质区别很大。
0条回复
华西村,终归是一个村,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他们搞公有制只能在自己的村庄的范围内去搞。在它之外,它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经济单位的身份去参与经济活动。因此它的经营状况与大环境也是有关系的。它致富的主导行业是工业,是工业中的钢铁。纺织。当这些行业兴旺的时候,当然它也是兴旺的。而当这些行业衰退的。当然华西村的这些行业同样也是会衰退。因此华西村出现衰退现象当然也是无法避免的。改变这种现状的道路,就是转行。改办别的行业。当然改行哪里这么容易。都知道,钢铁行业,随便一个厂,几百亿的投资,那是平常事。
0条回复
和其它农村没质的区别,是“组团”还是“个人”下海游泳的区别。
0条回复
华西村最初的成功并非完全是集体经济制度的成功,它更大的成就决取于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开放政策。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0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