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农民夫妻 1300 斤菠菜卖了 15 元”,不由想起教员的担心
近日,河北邯郸,一对农民夫妇天没亮就起来干活,用三轮车满载1300斤菠菜去卖,结果等了老半天,都没人买,最后被菜贩子以15元的价格整体收购。
看得出,大姐的心里充满了心酸、不甘和无奈。
菜贩的理由是:“他们的菜质量一般,在场都没人收,如果我不收,他们只能丢掉,或者让它烂在地里。”
是菜贩在仗势欺人吗?
还真不一定。
很大可能真的是,他如果不接手,这车品相不佳的菠菜就得当废品处理;他如果接手,挑挑拣拣,运气好的话,能卖出1/3,赚百十来块钱就算不错了;也有可能真的啥都卖不出去。
笔者老家的隔壁县正好属于“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重要基地。在当地开始改变传统以粮为主的种植结构,转向种蔬菜之后,老百姓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下的孤舟——付出与回报之比充满了未知的风险,是死是活很大程度上只能靠运气。
最惨的时候,小苦菜(一种当地常吃的绿叶蔬菜)1-2元一三轮车/板车,甚至白送都没人要;如果种的是白菜,最惨的时候,倒贴钱请人去砍都没人要,但又不能不清,否则白菜烂在地里,土壤带毒,下一茬作物就没法种了。
这是大约20年前,当时笔者的高中地理老师还利用假期帮着长辈运菜到还是重污染的工业城市邯郸,在那里又是另一番景象,老家没人要的小苦菜在当地都快被抢得打起架来。
后来当地农户中慢慢有胆大的开始往北方和华南地区运送蔬菜,逐渐的物流有部分掌控在自己手里,也有了冷链,议价能力开始增强。
但对最大多数的农户而言,依然摸不透市场的行情,是亏是赚全靠运气。面对未知的风险,依然得鼓足勇气,继续种下去。
就在十年前,笔者爷爷去世,因为要办白事,村里就有三家朋友往笔者家里用三轮车直接送花菜(实际根本吃不完这么多),另外还有两三家来问要不要菜的。道理很简单,反正已经亏了,连种子钱、化肥钱都赚不回来(农民一般不算自己的人工),送到恰好要办事的笔者家里,还落个人情。
这一次,邯郸的大哥大姐遭遇的也是类似的情况,他们的长杆菠菜属于菠菜中最便宜的那一类,加上品相本就不太好,可以想见难以卖出个好价钱。
据河南卫视民生频道在河南当地的调查,菠菜分趴地、短杆、长杆三类,价格依次降低,最贵的趴地菠菜约1.5元每斤,最便宜的长杆菠菜要整车卖,约7-8毛每斤。
但河南当地的价不等于河北当地的价,据网友说当天邯郸当地菠菜零售价每斤只有1-3毛,并且热销的蔬菜受产量、气温、品相等因素影响太大,基本上可以说一天一个价——很有可能今天卖能赚不少,但拖一天就直接亏到欲哭无泪。
在冰冷的现实面前,终于有人开始懂了。
这种欺负人破了世界纪录,哦!不对,是破了凭劳动进化了人的劳动的历史记录。
这是钱欺负人的经典样版了,就象狂妄的二世主们常说的:“老子用钱都能砸死你”。
·····
小结:钱,资本运作,依靠所谓“市场经济”把P民砸个半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