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洗白方方纯属阶级本性使然

2021-04-03 6691 3
作者: 庚言 来源: 红色江山

  香港《亚洲周刊》4月2日早上抛出一篇署名“江迅”的文章《方方捐出武汉日记九成稿酬》,为方方洗白造势。

  笔者从进步文化网的微信公众号读到了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评论文章《香港<亚洲周刊>为方方捐款造势的真正动机》。

  张颐武教授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种荒唐的洗白当然是最下作的编造,她和她背后的势力就是要在世卫组织报告的公布前后的这个关键时间透露五个月前的捐款消息,由此洗白自己,用伪证攻击报告。他们精心谋划了这个传播行动。现在用《亚洲周刊》报道正是这个行动的关键一步。

  他们确实做绝了,确实是内外结合,精心策划,巧妙执行。一定要在世卫组织报告出台前后掀起大风浪。

  围绕方方日记的舆论战发生以来,笔者一直在关注张颐武教授,应该说张颐武教授的水平比一般的网友的确是高出一大截,在很多问题上都能点出核心本质。但笔者想说的是,张颐武教授多少也有点“温良恭俭让”了,特别是对《亚洲周刊》这种装成理中客的杂志及其背后的势力。

  张颐武教授在文中称“《亚洲周刊》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香港杂志”,是方方及其背后势力利用了《亚洲周刊》的影响力,这样的说法显然就不符合事实了。

  不可否认,在过去两年,港独势力在香港闹事的时刻,《亚洲周刊》一直是站在维护祖国统一立场的,甚至某些香港的中左翼偶尔也选择在《亚洲周刊》发文。

  比起黎智英的“烂苹果”,《亚洲周刊》的确算是“客观”了,但总不能比烂吧?就像马前卒前不久的暴论——“美帝国主义是有史以来最进步、最仁慈的帝国主义”,刽子手里还要挑一个“仁慈”的刽子手,不知道马前卒是怎么定义“进步”和“仁慈”的,这TM是什么逻辑,什么立场?

  这并不奇怪,正如他以前高度称赞新自由主义发展了生产力,却对查韦斯在委内瑞拉搞福利社会搞得无以为继嗤之以鼻一样,马前卒从来都不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

  好了,闲话少叙,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亚洲周刊》是怎样一个“客观中立”的。

  分析一个媒体,当然要分析这个媒体的老板以及实际的操刀手。

  现在的《亚洲周刊》原是英文《亚洲周刊》(Asiaweek)的姊妹刊物,由美国传媒巨头时代华纳集团创立。1994年1月,香港明报企业集团与时代华纳达成收购中文《亚洲周刊》协议,明报企业获得该刊控制权。

  说起《明报》就不能不提到金庸,就不能不提到上世纪60年代参与香港左右论战的《明报》和《大公报》。笔者从不怀疑金庸先生的爱国立场,但金庸与《明报》的“老右”立场,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由这段历史公案再来考察、理解《亚洲周刊》的真实立场也就不难了……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白骨精无论怎样变化外表的皮囊,本质永远是白骨精。
0条回复
作家方方把《武汉日记》稿费120万元捐了。其中有捐给抗疫烈士梁小霞家里。大家垢病的日记中方方听说满地无主手机,其实也没啥,那种混乱情况,她听说的是错的,记在日记中,情有可原。至于说梁小霞去世了,当时梁完全靠仪器呼吸,方方听医生说实际不行了。后来确实去世了。只能说不准确,不算造谣。
0条回复
江迅出来为方方洗白,其实不过是阶级本性使然。江迅对“政改”的鼓吹、方方小说对革命史的抹黑,其实不过都是在给剥削阶级翻天张目!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