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的“可怜相”掩盖不住为虎作伥的凶残
摘要:公知们糟蹋中国的谣言妖论产生的恶劣影响,国内的中国人可能没有直接感受,而在海外的中国人可就大不一样了:只要听到政客、媒体重复中国公知们散布的舆论病毒,包括所谓“中国病毒”、“武汉病毒”等等,立刻人人胆战心惊,知道随之而来的必是新一波对华人包括亚裔的仇视浪潮——无缘无故就会被袭击,被辱骂,被推下地铁,被抢劫……
如今“公知”给自己的定位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公知只是发表不同意见”,“不能把不同意见说成是‘恨国党’”,“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公知的作用就是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或许是对的,或许是错的”,“公知的批评就像是指出你的气色不好,可能有病,那是基于常识的判断。他们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影响舆论,但是未必都能解决问题。生了病应该如何治疗,需要诉诸于专业知识分子提供的专业判断”,“要求公知的观点一定正确,那更是蛮狠加无知,尽管他们的判断经常是貌似煞有介事,实则漏洞百出”,“跟你们意见不同就是公知了?”“不和你们一个声调唱赞歌就是恨国吗”,“爱,有很多种,爱国也有很多种”……说来说去,意思是“公知”跟普通老百姓一样,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不应该大惊小怪。
真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公知”臭架子十足到处训人不是新闻,“公知”不摆臭架子、把自己的指手画脚跟普通老百姓的不同意见混为一谈才是新闻。稍微有点记性就知道,就在不久以前,“公知”还是那样不可一世,那样目空一切——“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都是有骨气有学问有实力的”,“天才和英雄在创造历史,大众只是跟从者和模仿者,不鼓励精英,不保护精英,社会就无法进步”,“文明之所以是文明,就一小撮精英”,“社会的文明进步总是在精英的引导下取得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由于其专业背景,所以公共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发言权,有更多的知识贮备,也受到更良好的训练”,“公共知识人,铁肩担道义,慎独察逆流。是民族的脊梁,浮躁社会的沉思者,国家的宝贵财富。他能使主流社会不致迷失方向”“公共利益代表”,“意见领袖”,“良知代言人”,“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法院与法律人应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法指挥枪”,“不谦虚一下”,“不谦虚地说”,“法政官僚治国就是现在,正在开始。这样说,法律人是不是太不谦虚?没有什么好谦虚的。因为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必然规律”,“你在文化人面前狗屁不是”……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