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毛泽东「造反有理」,一百年后年轻人「躺平无罪」


  “躺平”,这个词火了。

  什么是当前社会语境下的“躺平”,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日趋觉醒的(狭义范围内的)打工人和(广义范围内的)被压榨阶级,开始用摸鱼划水“反杀”资本群体、用佛系工作态度“反向剥削”剥削阶级、用放弃理想“回怼”满身爹味的既得利益集团。

  正如一个很自嘲的段子:“只要我在工作时间偷懒,这种既不干活又能拿工钱的行为,不也是对老板的剥削吗?”

  形势倒逼至此,已是矛盾迫近临界之态。

1.jpg

  1

  很多油头粉面的食肉者忍不住指责或阴阳怪气的内涵当代年轻人:“不热爱劳动、不热爱奋斗!”

2.jpg

  这真的是对青年群体最恶毒的污蔑了,必须首先讨论清楚劳动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劳动本身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之所以为人,而非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有自觉性的劳动,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

  劳动是无罪的,乃至是光荣的,我们无产阶级甚至还有自己专门的节日:五一劳动节。

  在过去的苏联和改开之前的中国,劳动节的重要性不亚于国庆节,庆贺游行的规模盛大异常,因为这是属于国家的主人——工农阶级的政治节日。

  曾经的五一劳动节,天安门除了城楼正中悬挂毛主席画像,广场的东侧还会摆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广场的西侧会摆放列宁和斯大林的画像。

3.jpg

  这彰示着国家的政权属性与人民主体的地位。

  劳动人民是光荣的,劳动人民也是最受到各领域尊重和爱护的。

  劳动,就是工农阶级的本色,也是新中国“权力为谁服务”的导向。

  幻想不劳而获、拒绝劳动的人或心理,不仅会被社会性的群体生产所排斥,同时压根也会被自我所排斥。

  因为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必须在劳动中寻找自我价值,除非他不是个正常人,比如初生的婴儿或神志不清的智力障碍人士等等,没有自我价值意识,也就没有劳动欲望。

  一些民间俚话,所谓的“闲不住”“待不住”“操不完的心”“一辈子都是累命”……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指责“不爱劳动、不爱奋斗”,肯定首先从人的社会属性层面就说不通。

  遁身于群体之中的个体,其贡献生产力一定是自发自觉的,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怎么今天的打工人们却自发地要躺平了呢?

  这在于一个本质是关乎于集体价值判断的问题: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事实到来和统治,已经大大地破坏并扫除了一切单纯欲望的本源。

  资本,会使劳动发生「异化」,它会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变为“贡献剩余价值的聚集”。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