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锐评|献礼片,何以“将李大钊演成了胡锡进”?

2021-07-08
作者: 青年毛思想信仰者 来源: 热风2021

  从电影《1921》《革命者》到剧版《大决战》,出自我们不少观众的批评性意见,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两个字——“不像”。

  对献礼片而言,“不像”当然是一种极大的尴尬,甚至是要老命的。应当承认,在对我们先锋队领导的革命的呈现方面,精品佳作少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有的作品甚至愈加放飞自我,以当下流行的某种“小资范”极端庸俗地重解了当年的伟大革命。

微信图片_20210707133045.jpg

  这种“献礼变成献丑”“致敬沦为不敬”的困局不消说令人悲观,但其背后蕴藏着的某种必然性逻辑更加值得注意。现在物质条件、技术手段那么发达,还原不过百年、几十年前的革命,竟然那么困难——根子上是已离当年境界远矣,自然便“演啥啥不是”,而且有“越演越不像”之势了。

  学老胡说句公道话,现在不少影视作品所谓“低级红高级黑”,倒未必是成心的;须知,创作人员在日益深化的私有制社会底下的头脑恰恰是在去革命化(从一般趋势看是如此)。如果我们把“低红高黑”百分百地理解为,或说一概归于“奸贼”故意使坏,那就是有意无意掉进历史唯心论的陷阱里头去了。

  严格说,当下不少的红色影视作品都只能说是“历史题材相关作品”,而不是正经的“历史片”。即,它们只是在以革命历史为素材,讲述另一段可能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基本还原当年真实的革命历史场景。

  然而,更进一步讲,仅仅还原当年的真实场景依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寓褒贬”于其中,即展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展现毛泽东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正当性进步性文明性崇高性。从这个要求看,当下某些相关作品岂止“不合格”,简直是起到了恶劣的反作用,其对革命历史崇高性的消解恰恰迎合了甚至是反映了右翼公知势力和国际帝国主义的“政治审美”,这种带反动性的思想文化攻势之意义不下于百万真刀真枪武装起来的反动军队。

  可以说,当前献礼片老是“拍不好”的困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弱小甚至缺失的体现。它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当代社会沿用了某些革命话语的宪法性宣示与内在的依靠某些颇具实力的势力进行的“修正”性举动之间的深刻矛盾。

  以右翼实力者的视角观之,当年的革命当然是“不可理喻”的,是缺乏他们以为的(当然是资产阶级的)“人性”温度的。我们似乎应该庆幸,他们还没有完全按照反动作家汪芳的政治小说《软埋》的套路,把革命表现得一团漆黑;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向先锋队建党精神和新中国建国精神昭示的方向回归,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看到比现在某些“烂片”还要更烂的,出自我们“自己人”之手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大毒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