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共同富裕之道”岂可求教于日本?


  《中国新闻周刊》策划了一期专题“求解共同富裕”,其公众号9月22日刊出了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的文章《日本的共同富裕之道》。

  文章称:“日本利用完善的收入和财产税收制度,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全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等,实现了全社会的共同富裕,避免了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日本的经验非常值得也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的中国借鉴。”

  作者例举了日本通过税收等二次分配手段控制了贫富分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以下的情况:

  相比同时期的美国和中国,单从基尼系数看,日本“共同富裕之道”似乎蛮成功的。

  然而,原文作者注重的只是一部分事实,这样的“部分事实”能揭示日本社会贫富分化状况的全部真相吗?笔者是严重怀疑的。这里探讨一下作者没有注意到的日本共同富裕表象后的真相。

  真相之一:基尼系数的漂亮数据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以往比较普遍的媒体报道,我们都知道,相当多的日本年轻人已经步入了“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的低欲望躺平时代。现在中国流行的“佛系”、“宅文化”恰恰是来自日本的舶来品。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今年6月4日发布的2020年人口动态统计显示,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连续五年下降,降至1.34。貌似比中国还要乐观一点,不过也仅此而已,比中国更早进入低欲望社会的日本已经连续11年人口负增长。

  2017年年底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18-34岁的日本女性群体中,有39%的人是处女,将近一半的人没有伴侣。这与很多知晓日本av文化的国人的想象截然相反。

  当世界各国的主流经济学家都把日本当作“一个贫富差距很小的社会”,日本人自己、特别是日本的年轻人是完全不赞同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还是回到上面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提供的那张反映基尼系数的图表吧。

  事实上,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从1981年至今是在不断拉大的(看绿色柱状图),从1981年的0.3491一路拉升至2014年的0.5704,这导致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和富人手中。

  但是通过税收、社保之类的二次分配,基尼系数的数字一下子被漂亮地做到了0.3759。

  或许有人会说,再分配不也是分配?它就不香吗?抱歉,对于日本的“工薪阶层”而言,它是真的不香。

  这里贴一张知乎网友“羽颀”在他的答题中给出的日本劳动省公布的数据:

  从这张图表可以看出,真正能够从二次分配获益的似乎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的0储蓄比例也明显高于老人(下表第一列红字部分):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3条)

2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