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震旦讲师宋某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从何而来?
我通过微博网友的转发,看到上海震旦学院的讲师在为日寇洗地。
她在课堂之上振振有词道,30万遇难者只是估计,真实的死难者或许只有3000。
不仅如此,她还教唆自己的学生要学会反思,好好思考下日本为什么侵华。
虽然上海震旦学院已经成立调查组,宣称要调查此事,但既然历史虚无主义之风刮过,我就得好好回应下。
屠杀遇难者人数从何而来?
近些年来,在日本史学界,有不止一名学者开始刻意淡化南京大屠杀所造成的后果,包括对于屠杀死难者数量进行篡改,声称“遇难者数量不足30万”、“遇难人数30万是中国的一面之词”等。受这类论调的影响,在我国国内,对于屠杀死难者数量的质疑也悄然出现在了网络上。然而,遇难人数30万真的是我国的一面之词吗?这样一个数字是怎样统计出来的呢?
目前,对于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较权威的认定有以下三种:
第一,1946年1月19日设定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但这个数字并没有将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或投入长江、或以其它方式处理的人们计算在内。在日本战犯太田寿男的供词中清楚记述: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其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所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
第二,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根据该判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4万。
第三,根据埋尸记录:慈善团体埋尸18.5万,日军埋尸、毁尸15万,伪政府和个人埋尸4万。
将这三方面的数字相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7万。
旅美画家李自健油画《南京大屠杀》
可见,在南京大屠杀受难者数量的认定中,既有远东军事法庭的认定,又有国民党当局南京军事法庭的认定,更有日本战犯、在场处理尸体的日军人员和慈善团体的统计结果。且三组数据相差较小,基本吻合,而我国目前所认定的30万人,可以说是出于严谨较为保守的认定了。
因此,说我国对于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是“当局一面之词”、“未获得国际认同”的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日军屠杀动机究竟何在?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称,南京大屠杀的展开是“战争中必须的作战手段”,而进行屠杀的日军“不过是命令的执行者”,以此为大屠杀的实施者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