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企改制的反思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在观念上总认为私有企业的效率高于国有企业。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的改制过程中,采取MBO体制,引进私有资本,让其持大股甚至让其控股。
但是实际结果如何呢?今天,发生在恒大特别是联想身上发生的事已经对这种观念打了脸。事实证明,作为私有企业的资本持有者,他们根本不在乎企业的死活。而只在乎他们自己能从企业榨取多少。恒大,其当家人许家印在掏空恒大后,已经与恒大分手。而发生在联想身上的事,则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这些私人资本家们是怎么掏空企业的。“什么20万起步资金,传达室创业,这种创业神话就别再传了,要正视历史。中科院20万起步资金,6万平方米的地,这就是L想起步。股份眼花缭乱的变动,泛海集团的深度介入股权腾挪。招股书上,资不抵债。是因为经营不善?不存在,L想的业务好得很。是股东拿的钱拿多了,柳、杨等人从16年到如今,60多亿的利润分了40亿。欠款太多了,欠了1800多亿货款。疫情过后,中小企业都不好过,拖欠货款还增加了500多亿,资不抵债的的风险转给了供应商。但国外供应商会欠款吗?不会,都是洋人的企业,不但不敢欠款,还要规规矩矩预付款。L想吃准了国内的供应商,很有恒大的画面感。”(司马南《六问联想》)
其实这一类事情根本不新鲜,全世界的资本家每天都在干着同一件事。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每年有80%的企业破产倒闭。为什么会如此?原来资本家根本不在乎企业死与活。企业在他们手中不过是工具,该用的时候就用,用完了就像垃圾一样扔掉完事。他们对企业的要求绝不是提高企业的效率,使企业做大做强。而是怎样从企业榨取更多利润。为此不惜使企业走向破产。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他们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增值。所以许家印宁可让恒大背负几千亿的债而让其走向死亡。
所以,当年在联想发生的技工贸与贸工贸的路线之争,为什么柳传志等人宁可把联想真正的创业者倪光南从联想赶走;也一定要拒绝将联想做强。因为柳传志等所代表的私人资本,他们要求的仅仅是从联想榨取更多的财富,而如果将联想做强,则他们就榨取不了更多的钱。他们的私有财产不会增多少。
【文/杨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