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妇女解放的两种认识偏差
当前在对妇女解放的态度问题上,大概存在着两种偏差,或可能的危险倾向:一是把自己降到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的自由主义、形式主义水平上,要求全盘接受自由派意见,把阶级矛盾、性别矛盾截然分开,甚至认为一提“阶级矛盾”就等于是变相帮助男权、父权;
第二种,是虽然能够认识到阶级矛盾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在阶级社会的现实中性别矛盾比起阶级矛盾来不能不居于相对次要地位,但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把性别矛盾“溶化”在阶级矛盾中了,看不到或忽略了阶级社会中性别矛盾的特殊性具体性,也忽视近半世纪来资本主义体系延续父权制、造成对女性的新的压迫(及其各种形式)等等,这实际上就等于取消了“妇女解放”作为一条伟大战线、一项具体事业的存在必要性。
恐怕正是这第二种倾向,才导致同志们指出的,在表述、宣介时出现那种抽象化、教条化迹象;而往往不去注意特殊的、具体的性别矛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又进而很难跟女性群众沟通、对话。
那么,就思想现状来讲,哪种倾向更加危险呢?
暂时说不准,但对于能够重视阶级矛盾的同志来说,现在似乎后一种倾向更危险些。因为,那将导致有意无意地对广大无产者女性、对女权思潮和议程采取某种关门主义态度,从而使共产主义者在性别议题上磨损甚至丧失革命性、失去对广大无产者特别是无产者女性的感召力。
更滑稽的是,我的一些老派朋友们,这时候突然又满屏刷起“不是性别矛盾,是阶级矛盾”来了,贵人们好像突然又记起有“阶级”这么一档子事了。此论有点奇,试问:为什么不能“既是性别矛盾,也是阶级矛盾”呢?
据我观察,一段时间以来,“阶级”都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渐渐淡化,我越来越看不到他们提“阶级”,也少见他们有对现实的严肃周密的阶级分析。这时候,又大有“溶化”论味道,大有把性别矛盾、妇女解放一笔勾销之势。敢问,这不算一种偏差么?
我疑心,他们对于“阶级”也是按需使用,说到底是在迎合“舆论维W”,他们所有的慷慨激昂大义凛然都巧妙地在一个划定的“安全区”内上演。我想,这叫什么“主义”呢?可能是“实用主义”,总归不好说是马列主义罢!
不错,我们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是主要的,其他矛盾是次要的,在谋求和推动解决其他矛盾时不能不考虑到阶级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影响、规定性作用。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其他次要矛盾好像就不存在,好像就用不着我们花费精力去解决,好像就不用有许许多多条具体的战线。问题不在主次区分本身,而在于即使对“次要”的,也不能不管、不顾、不做工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