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被打女子,究竟是怎么了?
【有时候真话太过尖锐,所以有人只好说着谎言。】
1
河南红码的事,玩出了一场踢皮球的艺术巅峰。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烂尾楼业主健康码被“赋红码”的情况,储户离开河南,就转绿码,烂尾楼业主写下保证书,保证不再去有关部门,就可以转绿码...
公众追问:到底谁在“赋红”健康码,究竟哪些部门有权力“赋红码”?
但是河南省的多个部门,都回复表示“不了解”。
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原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不清楚。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此种情况属于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值班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该部门有关办公室的联系方式,电话多次无人接通。
河南省卫健委值班室工作人员:也不清楚,电话同样无人接通。
别问,问就是不清楚;别打电话,打就是无人接听。
正是因为详细的合理解释没有官方权威机构通报背书,所以外面都是谣诼四起:
“我怀疑是拜登搞的鬼。”
“不,也有可能是中国黑客搞的,故意制造恐慌,让民众陷入不安。”
总归一句话,责任全在他方。
辟谣是一门艺术,一门集齐“声台行表”的巅峰艺术。
因为没有合情合理的“辟谣”,所以才有了危言耸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谣言满天飞”。
2
唐山被打女子的生死问题,已经被官方术语和网络谣言,彻底给玩坏了。
官方回应,已经有了如下几个版本的变化:
生命体征平稳;
已经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
目前伤者的住院情况,属于患者个人隐私,不方便向外界透露;
D政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会有相关通报”;
记者质询被打女子受伤情况,医院工作人员回应,“不清楚不清楚”。
记者再次问询,“网络有传谣,被打女子已经去世,这是真的吗?”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个应该肯定是没有。”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应该肯定是没有”,这是什么措辞?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双重肯定的说法,我还真没听说过。
正是因为官方回应的迷惑发言和模棱两可,所以网络谣言才有了可趁之机。
拉到小巷子里的视频,是假的。
黄毛小哥现场拍视频报警的,报警后10分钟左右,警察到达现场,打人的已经跑了。
网传女生被车压死的图,发生在去年其他地方,不是此次唐山事件,也是假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为什么更多网友相信了这些不真实的网传谣言,却没有信任官方的“辟谣解释”:
这就是我昨天文章中写到的“信任危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