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到底在严防死守什么?
唐山打人事件过去了近一周了,关注度一直未减。
目前人们最关心的是:女孩儿们的伤情到底怎样了,尤其是住院的两个女孩儿,她们还好吗?
可蹊跷的是,唐山方面对此三缄其口,任外面谣言满天飞,咬死就是一句: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几个被打女孩儿的家属们也鲜有露面。
植物人也生命体征平稳,容貌被毁也无生命危险,女孩儿到底是什么情况,具体伤情如何,对以后的生活会不会造成影响,这些都是人后打人者定罪的重要依据,为什么就不能清清爽爽给个回应呢?
老百姓是闲得无聊八卦吗?是担心正义最终依然无法来临啊!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关注度极高、影响力极大的公共恶性事件,官方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随时公布细节和进展,回应群众关切。
但唐山却反其道而行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6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来到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这是被打女子住院的地方,记者希望能在这里进行一些相关采访。
受伤女孩儿的面肯定是见不到的
但他一句“想问一下,前两天烧烤店被打伤的那几个女孩......”还没说完,工作人员就来了个逃避三连:我不清楚、不清楚、不清楚。
记者再接再厉:我看有些人说已经去世了......
前一秒还说“不清楚”的工作人员,立刻又“清楚”了。
她支支吾吾地说:那应该肯定是没有。
小学语文老师曾教过我们,“应该”和“肯定”不能放在一个句子里,那是病句,但从工作人员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一种微妙的语言艺术。
该记者最终也没能获知女孩们的伤情,院方一句“属于患者个人隐私”就把所有的疑问给堵住了。
吊诡的是,这边受害者要有隐私权,要对伤情保密,那边施暴者陈继志(首先挑事儿的绿衣男)就堂而皇之地曝出了伤情鉴定——头部中级伤情。
据报道,2022年6月10日凌晨02点多,陈继志调戏不成与朋友一起殴打女孩儿。
2个小时后,也就是6月10日凌晨4点42分,一个尾号为7000的号码呼叫了救护车,而后,救护车接走了一名男“伤者”。
这名“伤者”,就是陈继志。
有人猜测,他应该是得到了高人指点(也可能是轻车熟路),将自己也定性为受害者,坐实“互殴”,以抵消罪责。
为什么陈继志就不需要隐私权呢?
为打人事件奔赴唐山的记者不在少数。6月11日中午,新黄河记者抵达了唐山火车站。
他发现,所有乘客都被拦在那里,有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填写一张表,要求写清楚去往什么小区、哪栋楼、几单元等详细信息,并还要给出一份不外出的承诺书。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