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漫谈“我爱”
爱即喜欢。生活里值得爱的人、事、物太多。爱人是爱,爱物也是爱;爱事业是爱,爱功名也是爱;爱荣华富贵是爱,爱简约朴素也是爱;爱轰轰烈烈是爱,爱淡泊宁静也是爱;爱积累财富是爱,爱仗义疏财也是爱。
天下事,天下物,有爱与不爱者。爱之即为宝,不爱即为草。爱之则甘之若饴,不爱则弃如敝履;爱之则朝夕相伴,不爱则分秒难处。
时下收藏文物古玩时尚成风,此中固然蕴含有高雅、智慧、学识,然而也无可否认地隐潜着势利、庸俗、铜臭。
古玩也好,文物也罢,爱之即会不惜一切观之、赏之、品之、研之、悟之、最好占有之。当然,说占有似有孟浪不恭,说拥有才恰如其分。要想拥有,必有钱财垫底。
当今古玩文物市场上,古玩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似乎退居次位,以金钱为之量身才是主流走势。一件古玩文物,千儿八百司空见惯,十万八万不足为奇,三、五十万比比皆是,百万千万时有耳闻,价值亿万间或有之。
总而言之,没有充裕财富垫底,古玩文物之爱,只能多动于心,实难诉诸于行。
古玩文物之爱,实是财和才的碰撞,钱与物的摩擦,知与识的较量,利与名的博弈。文物场上,迷雾重重,云诡波谲,硝烟刺鼻,暗藏玄机。
凡凡一物件,无论是今是古,是神是魔,是真品是赝品,是神器是凡物,动辄几十上千乃至百千亿万元。每每思之,不胜惶恐。距今百年左右的画家,一件画作竟炒至数亿元之巨。即便黄金打制,又值几何?尺幅卷轴,粒粒万金,拂下纤毫粉尘,即可扶贫一村。
如今,电视上鉴宝栏目,列列成行,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即登场,相互拿捏,意气高昂。直把芸芸大众,搞得心无旁骛,心魂动荡。谁都在寻觅,谁都想捡漏,谁都希望祖上能有文物古玩存留,谁都思谋一朝捡拾一值钱古玩彻底走向辉煌。
每看到某文物一锤落下,百万千万亿元成交,即刻脸红心跳,血压升高。止不住发问:天,如此至宝,生于何时?产于何地?出自何手?居于何位?有何功用?如此身价,构成其身的粒粒粉末,颗颗纤尘,实乃珠玉钻石所不逮啊。
试问芸芸诸公,现实生活里,才财兼具,往来洒脱,自由出入文物市场者能有几人?电视节目里,谁问过参与节目录制者均是何人,来自何地,有何背景,资产几何?
文物市场里,万头攒动者,多带砰砰鼓胀之心,殷殷捡漏之意,烘烘爆发之情。说白了,节目录制现场里,稀落落座诸公,才是场上真主。其余芸芸众生,皆为凑热闹“票友”是也。
真主们财富盈室,日进万金,逢场作戏,消遣时日。可怜票友们,许多人倾一生积累,携半世辛劳,既无视宝之目,更无鉴宝之能,盲目跟风,跌落陷阱,全部家当,付诸东流。遭此窘境,唯有捶胸顿足,涕泪吞肚,求生艰难,求死不成,一腔悲愤,化为东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