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欧洲可还记得《慕尼黑协定》的耻辱?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于17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为期三天的会议主题为“重塑愿景”,约有150名高级政府代表参加,其中包括4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
王毅在会上发表了《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的主旨演讲,表述了中国对构建安全世界的基本立场。“国际争端都要回归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要重视发展的关键作用。”
这个基调中国从来没有改变过,也就是“反对单边主义,建立多边秩序,中国站在和平一边”。
但率领美国代表团出席会议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主旨演讲,却有一股浓浓的危险气息。
她说,“我们(美国)担心,北京自俄乌军事爆发以来,深化了与莫斯科的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保持高水平合作关系,关你美国什么事?
哈里斯的讲话再次展现出美国政客的低劣水准,就像小孩子一样,“我不喜欢他,你也不要跟他玩”。
美国刻意划分阵营,制造对抗的意图几乎是毫不掩饰,潜台词就是要逼迫其它国家选边站。
美国代表团到了慕尼黑心情并不好,因为会场内外所使用的通讯设备是华为产品。于是,美国又担心起欧洲的“安全”了。
欧洲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要完全屈从于美国的霸权对抗中国,还是要与中国保持合作维护自身利益?
配合美国跟俄罗斯闹翻,已经令欧洲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现在美国和北约又要欧洲去对抗中国,甚至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之前就发表了一份题为《修正》(Re:vision)的年度报告,这份报告是北约的手笔,将中国称为“安全挑战”。
回看历史可以知道,当欧洲屈从于霸权、强权时,欧洲必将陷入灾难,世界也不会好。
1938年那份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就是在慕尼黑签定的。
德英法意四国将其称为“和平协定”,公然出卖捷克斯洛伐克。
牺牲别人去满足纳粹德国,为的是鼓励希特勒去进攻苏联,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然而,在短短一年之后,连那些亲手签署协定的人也感到了深深的耻辱,因为德国先向西边发起了进攻,而不是东边。
这说明用绥靖政策去迎合纳粹德国,是永远也无法满足其胃口的。
绥靖主义并不是在1938年才出现的,而是一直存在于欧洲。
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西方操纵的国际联盟(当时的联合国)就坐视不管。
1932年,日本侵略中国内蒙,并进攻上海,它们还是轻描淡写。
美英法除了想从日本获得经济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日本提出的“反共”口号符合它们的需求。所以,西方纵容了日本。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