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马云回国,又有人抖机灵
马云回国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刷屏,各方闻风而动。
起先是26日有“网友”在隧道中“目击拍摄”到坐在中巴车里面的马云的一段视频,在次日早间引起广泛关注。“隧道”、“目击拍摄”、“中巴里面”——天底下竟有这么巧合的事,这是“意外”还是“有意”呢?
27日上午,美国的彭博社、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等媒体信誓旦旦地“辟谣”,称“马云拒绝回国”:
随后,一个退而不休、对马老板既钦佩又羡慕的老编辑亲自贴出了照片:
紧接着,阿里合伙人投资12.8亿元创办的云谷学校,在其公众号“云谷教育”发布文章《马云来云谷学校,和校园长讨论了未来教育》,最终证实了马云已经回到杭州。
结合“3月26日开幕的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的新闻,很多媒体和精英人士将“马云回国”的消息赋予了重大象征意义:“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所谓“无风不起浪”,从国外的彭博社、联合早报信誓旦旦地造谣,再到国内充斥的“马云回国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声音,这样的两极反转,更像是一场巧妙的“双簧”,为的就是掀起“舆论风暴”,它们究竟想暗示什么?它们究竟想干什么?
知乎上流传着一句抖机灵的话:“你们这些熟面孔怎么一边骂福报,一边欢欣鼓舞啊”;马前卒的睡前消息也阴阳怪气地说,“最大的问题是‘马云回国成为新闻’”;那位退而不休的老编辑也在27日晚间发了一大段文字,把马云回国与提振企业家信心联系在一起,呼吁社会舆论“应善待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曾经的“民众苦996久矣”,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民众盼马云久矣”,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声音:“在这个大厂天天裁员的年头,能在阿里稳定的996真算得上一种福报了……”
如果说曾经的在劳动者群体中自发兴起的反996,是无产者的一次初步觉醒,把“究竟是谁养活了谁”这个被颠倒了40年的问题重新颠倒过来的话,那么,当下的“舆论风暴”以及乏走狗们编写的“岁月史书”,显然是要把对这个问题的认知颠倒回去!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把某些事件以及某些问题重新回忆、梳理一遍。笔者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马云“出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上传开,程序员们在这个项目里展开了对互联网公司的揭露,呼吁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度。
2019年4月上旬,马云在阿里内部交流中对员工谈及996,称“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的内容流出,迅速将马云推上了民间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