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拥有两千万党员时,是苏共最危险的时刻
1
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曾有指出:
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
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
他们想:什么无产阶级思想,还不是那一套?他们哪里知道要得到这一套并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
1918年时,布尔什维克约有二十万党员,他们以极其微小的规模,却代表了新生政权的先进性;到1920年代后期,在斯大林领导下,苏共发起了一场从劳动阶级和农村地区大规模招收新党员运动(“列宁征募”),意图在于使党全面“无产阶级化”。
1920年,俄国工业生产只相当于1913年的1/4,群众生活极其困难;到次年春,城市居民每人每天只能领到百余克面包。
但是,当时的俄国在列宁同志的领导下到处都洋溢着革命气息,党员同工农兵群众一起参加不取任何报酬的劳作,当时叫做“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而且哪里最困难、最危险哪里,一定会有党员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保尔·柯察金的文学形象为什么会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他是千百万在党的感召下成为红军战士的年轻人的缩影。
如列宁所言:
他们千百年来都是为别人劳动,为剥削者做苦工,现在第一次有可能为自己工作了。
伤寒、霍乱、饥饿,每天都在威胁着革命战士的生命,可是他们却用血肉之躯挡住了高尔察克、邓尼金的白卫军和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因为,他们很明白自己在抵抗什么、又在保卫什么。不仅仅是为了打拼下来的土地,更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所铸成的革命成果:苏维埃政权。
这个政权是属于俄国全体工农群众的,是属于从来在俄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多数人”——但却是毫无政治权益、阶级地位和社会高度的“多数人”的政权。
这决定了列宁的战士们、布尔什维克的党员们每一次进攻、每一次作战的性质:战争,是为保卫公有制而战,而不是为了保卫某一小撮人的利益。
1922 年召开的俄共第十一大上,列宁特别作出规定:
要对党员个人发财企图,必须无情地加以制止,绝不允许把入党看做向人民谋取地位、待遇的手段。
有一次,列宁发现莫斯科市委常委会以根据不足、需要“复查”为借口包庇市里一些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领导干部时,他愤怒地写信给中央政治局,建议给莫斯科市委以严重警告处分,要求向所有省委重申,凡是有一丝一毫试图对法庭“施加影响”以“减轻”共产党员罪责的人,中央都要将他开除出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