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的大手为什么不好使?
市场经济作为当代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在新自由主义狂飙突进的几十年中已经变成了不言自明的一种真理,具备了“普适性真理”的外衣,不光各路所谓的打着资本家企业家之类名号的既得利益者,也有许多体制和高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公开声称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进一步取消管制、释放市场的作用,譬如说有很多人认为放开土地供应可以砸低房价。
然而,市场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魔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是怎么来的,寻其脉络,发现它的内在特征。
新自由主义并非天生就是普世真理。不说其在西方的诞生和发展脉络,在中国来说,从党的十三大的报告文献集刊内容反推,那个时候市场经济还不是如今这样的显学。可以说,如今的市场经济取得的不言自明的真理地位,同样是一种历史的进程。笔者还记得2010年初入键政圈时,彼时能谈论“哈耶克”、“朝圣山学社”“奥地利学派”还是相当高端的一种资质,而今时今日,哈耶克的主要思想即政府管制应该取消,还原给市场以决定权已经变成了中老年理财圈的显学,这一历史进程应该是和市场经济的话语权扩张同步的。
哈耶克
而与之相伴的,也有对市场经济的怀疑、反思甚至批评,如笔者的某亲戚,就可以毫无逻辑冲突、自洽的一边观赏鼓吹全面放开国内经济监管的文章一边附和痛斥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倒是令我生出啼笑皆非之感。实际上,这样的矛盾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这也是从去年开始各种关于哈耶克的段子开始大行其道,逐渐变成国内互联网键政圈一种类似苏联笑话的模因显学的原因。
现代经济学说起来教父般的人物,哈耶克、凯恩斯的名字可谓是耳熟能详,国内理论界对凯恩斯拯救资本主义、哈耶克的理论又在七八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故事是如数家珍,有相当多的人听见《通往奴役之路》就激动的生理性高潮。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三个经济问题让五个经济学家分析,能分析出十五种结果,这反映了经济思想间的巨大差异。
事实上每一种经济思想都有其源流。我们如果想真正认识哈耶克,甚至说真正认识市场经济,那么就必须了解另一位在出身于维也纳的巨擘、哈耶克思想的真正反面,卡尔·波兰尼。
波兰尼出生在19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在布达佩斯长大,其后的学术生涯开启于维也纳,与米塞斯是同时代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后,与许多同时期的人一样,身兼社会主义者和犹太人多重标签的波兰尼在纳粹上台后移居英国,嗣后又移居美国。二战中,波兰尼在佛蒙特州的本宁顿学院完成了奠定其历史地位的名著《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