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易行长说,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落实金融和股东的主体责任,提升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大规模“他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安排;“自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应对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这是把金融完全市场化,政权放弃对金融机构的管理责任了,放弃了对群众的金融安全责任了。以后,中国广大储户恐怕有好日子过了,P2P、村镇银行那样的暴雷,且储户求告无门、忍泪吞声,将常态化,恐怕没有人能逃过此劫。农业银行又勾结法国金融资本勾结,搞了个巨大的理财产品,又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骗局。

  这就是传说中的“掀桌子”!!

  金融领域,要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最近,有几个朋友问我,人民币发行,应该“锚”在什么上?网上也有此话题的讨论,并有朋友提出过“锚”什么的建议。这些讨论有个共同点:一是认为“锚”美元是肯定不对,必须脱钩;二是人民币必须有个“锚”,只是不知道该锚什么。

  我想,这些同志可能在为中美脱钩寻求理论突破。

  我只能说,我的好同志,你们一开始就被中国主流经济学带沟里了。

  在这些同志看来,似乎不为人民币找到个合适的新“锚”,那就无法发行人民币,也无法和美元脱钩。

  错了,我的好战友。

  中西方货币理论的毒太深了。

  其一,人民币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成长壮大,支撑了中国人民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波澜壮阔的革命行动,并支撑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支撑了第三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新旧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于1970年前后取得了在对外助援、贸易中的记账权、结算权、支付权。这是我们人民币的历史,人民币发展壮大、一往无前的历史。请问,这期间的人民币有没有“锚”在什么上?这段时期,有人讨论过人民币的“锚”的问题吗?思考这个问题,应当可以为当前的人民币脱钩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

  其二,有朋友提出,中国人民币发行,应该学习美元,一边发国债,一边发人民币,人民币“锚”在国债上。但,应该明白,美国这样发行美元,即所谓量化宽松,实际上是美国并不为自己的美元提供“锚”,即不负责协助其金融寡头承担货币信用。什么?难道美国的国债不是美元的“锚”吗?不是。一个人不可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如果认为美元的锚是其国债,那么,国债的信用又是什么?谁来保证?有人说,美国国债升值、保值,可以作为美元的锚。好,即使如此,可以认为美债有信用吗?美债不能用来采购、投资、开发、并购,它不是货币!没有货币的任何功能。即使你手里的美国国债保值增值了,也要兑换成美元才有货币功能,才能用来采购、并购、投资。那么,所兑换来的美元才是美国国债的信用。所以所谓美国国债的信用,其实就是美元的信用。以美国国债的信用来保证美元的信用,其实就是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但,美国政府严禁外国政府、企业、个人使用美元并购、投资、开发其国内及觊觎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资源、企业,甚至对采购也大加限制,只允许它们使用美元购买美国的国债等金融产品。不难看出,所谓美元“锚”美债,完全是个骗局。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