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加强审计监管“数字造假”的思路
作者按:
2023年10月29日,由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南京审计大学期刊社举办的首届“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督”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大学(浦口校区)隆重举办,这篇论文入选会议交流论文。
内容提要
这篇论文是作者多年调研制止“数字造假”的成果浓缩。论述了“ 数字造假”的危害,揭示了“数字造假”的原因,提出了根除“数字造假”的思路。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建言意识。值得引起专家学者和决策层的重视。
加强审计监管“数字造假”的思路
张宝贵
我先后当了20年农民,在区县乡镇政府工作了30多年,详知部分政府“数字造假”的内情。我调研“数字造假”问题数十年,在《陕西农村报》、西部都市网、陕西农村网等媒体发表制止部分政府“数字造假”的文稿多篇。
2018年1月15日,我提出《关于制止部分省市县乡政府数字造假的建议》。
2018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统计督察聚焦统计法定职责履行、统计违纪违法现象治理、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发现问题、严明纪律,维护统计法律法规权威,推动统计改革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统计制度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制止“数字造假”,部分省市县乡“数字造假”风有所收敛,但有的省市县乡政府“数字造假”风依然暗流涌动。政府“数字造假”不是个别现象突发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其实,部分省市县乡政府不光GDP造假,粮田面积、粮食产量、企业产值、企业利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招商引资金额、就业率失业率、政府财政收入等上报数字都有造假。部分政府各种“数字造假”问题,值得引起社会和决策层的重视!
“ 数字造假”患无穷
“数字造假”,是个历史问题长期存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共产风”,“数字造假”粮食产量放“卫星”,亩产数千斤、数万斤,已经成为历史的笑柄。
“文化大革命”时期“数字造假”“莺歌燕舞”,让人不堪回首。
粉碎“四人帮”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数字造假”并未绝迹,而是以新的面目出现 。粮食面积产量“数字造假”、企业产值“数字造假”、社会总产值“数字造假”、农民人均收入“数字造假”、招商引资金额“数字造假”,各种项目“数字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如群众所戏言:历年植树造林的报表数字相加,不少地区早已成“林海”无地可种;历年招商引资数字相加,不少地区早已厂家爆满无需招商引资。“数字造假” 已经成为一种“官员病”、“机关病”、“社会病”、“常见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