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了40多年老百姓反而“生不起”了?


  在今年的4月20日,胡锡进曾经感慨,他的父母生养了四个孩子,而且主要靠做普通职员的父亲挣钱,而如今夫妇两个生养一个孩子,经济上都不宽裕,还要父母贴钱并帮忙带孩子,否则小家庭就难以运转。

  从人口增长的数据来看,在1956-1983的25年时间,我国人口从6亿多人增加到10亿多人,在六、七亿人口的基数上,平均每年增加1600万人;而现在有14亿人口基数,但人口却出现了负增长。从1983年到现在,生产力发展已经有40多年了。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了40多年,老百姓反而生不起或者不愿生了呢?

  我们如何用生产力原理来解读这一经济现象呢?

  其实我们通常谈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时,这里的生产力只是一个简称。

  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总是社会生产力。因此,说全了,应该说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社会生产力本身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而还是要更进一步具体化的:例如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

  当我们考察现实中的社会生产力、而不是概念上的生产力时,我们必然会涉及到社会所有制、生产主体及利益要求、企业制度等等。

  当我们以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考察对象时,它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例如,当我们说到资本主义生产力时,它就是以生产资料的资产者所有制与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为前提条件的。在这样一种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形成的。资本家或股东投入货币资产,购买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通过组织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就是资本的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因此,人格化的资产者消灭了,劳动者成为了唯一的生产主体。同时也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劳动者是唯一的生产主体,而且其利益要求也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的,即通过劳动者按照报酬劳动的方式与公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的生产力。由于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劳动者只能在保值的前提下使用公有资产,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作为劳动者工本的生产力存在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就是工本的生产力。

  现在我们用股份制企业模式与生产队模式作一比较,就立即明白资本生产力与工本生产力的概念和区别了: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