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国民党败于老蒋的“一己私利”
关于国民党及其政府失败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做了专门的研究,有的总结为“八大原因”,有的是“十大原因”,据说蒋介石自己还总结了《反省十三条》,主要包括外交失败、军事溃败、党组织问题、经济金融政策失败、政治体制变革问题、蒋介石自身的问题、干部制度问题、宣传舆论问题等8个方面。
令人惊讶的是,蒋介石在反省“自身问题”时,居然承认“这也是失败的‘总因’”。
他总结了三条:
其一是自己“轻浮躁急”,遇事不够沉着。
其二是自己个性太强,独断专行,凡是大小事务,都要亲力亲为亲决断,导致言路堵塞、无人进言。在说这一条的时候,他举了一个例子,便是西安事变。
其三是在人事任用上,过于宽大,以至于造成了可怕的后果。在这一条上,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等人,不止一次叛党叛国,但他都不念旧恶,依然重用,依然信任。这一错误几乎是等于在自杀。
可以肯定地说,蒋介石对失败的“总因”——“自身问题”还是找得很准的。但是他的自我反省并不深刻,或者说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挖掘出深层次原因。
要笔者说,其实国民党就是败于老将的“一己私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权”,顽固地实行独裁统治,以维护蒋家王朝的根本利益;二是“钱”,带头发“国难财”,导致整个国民党政府腐败而腐烂。
马克思有一句经典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一己私利”,就是把个人和小集团利益而不是把国家、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背离孙中山先生指引的三民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轨道,拒绝民主宪政体制,顽固地实行独裁统治,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不得人心。至于其它林林总总的问题,都是由他这“一己私利”所派生出来的。
众所周知,蒋介石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中山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个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地位。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个人威望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顶点,甚至被看成是“民族英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认为蒋介石政府就是中国的代表。就连毛泽东都觉得要顺应潮流,建立一个多党合作的政府,因此在党的七大上他做的报告题目就叫《论联合政府》,希望建立国共合作的民主政权。可是蒋介石错失了这个改变中国政体和中国命运的历史机遇。
对于蒋介石拒绝民主宪政、顽固坚持独裁统治的危害性,1940年12月刘少奇在他的《论抗日民主政权》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抗战三年了,本来早就应该在全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以领导抗战,那样,抗战决不只获得如今天这样的结果和成绩,可能获得比今天大千百倍的胜利与成绩,也不致引起今天抗战中的这许多困难与人民的痛苦。然而,没有这样做,这是由于大资产阶级只顾其‘一党专政’的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危亡造成的。这是国民党最大的错误,这是最违背民意与违反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