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街村制度模式的性质和特征
今日读到了《一个零零后青年的客观分析与思考——看小岗与南街的道路》(左轮 · 2024-10-23 · 来源:黑与白读书会 | 微信公众号)一文。这篇文章探讨了南街村和小岗村在改革开放后的不同发展道路及其背后的意义。文章认为尽管南街村打的是集体经济的旗子,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运作方式类似于资本运作,存在剥削现象。南街村的成功依赖于市场经济的逻辑,无法在当前环境下建立真正的公有制经济。
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经过了深度思考,对南街村的体制特点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作为一个零零后是难能可贵的。
南街村的制度模式的性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我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南街村的制度模式,就是人民公社的公有制集体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模式。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模式?它的特征又是什么?
作者把南街村的体制模式与之前的大寨体制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在毛泽东时代,大寨的生产资料归大寨人所有,大寨人在改造大寨的生产活动中是为自己劳动,通过按劳分配的原则获得自己的劳动报酬。”
既然作者认可大寨模式,即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那我们就来看看大寨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的本质和特征。
在《共产党宣言》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对《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或劳动阶级社会的同义词来理解,以下相同)。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两种社会的基本特征显现在我们面前: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劳动(活的劳动)只是为生产资料的增殖服务的,是资产增殖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是生产劳动(工人)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工具和手段。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原理的出发点。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性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是非常直白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
那就是资本主义是资本雇佣劳动;社会主义是劳动(工本)雇佣资产,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资产者为主体,以资为本,以满足资产所有者的利益要求为目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工人为主体、以工为本,以满足劳动所有者的消费需要为目的;资本主义作为资产者利益要求的体现,其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作为劳动者利益要求的体现,其生产本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