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游:美日“延伸威慑”核武器放哪?
近日,美日出台了一项“延伸威慑”的指导方针,虽说还没看到这一指导方针的具体内容,但很明显,是要将所谓的“延伸威慑”具体化,实战化,进一步强化针对我国的核威慑力和军事威慑力。
过去,一般总是把“延伸威慑”视为是冷战的产物,主要是核威慑,这或许没有错,但那时针对的是苏联,如今它却变成了当代美国和日本军事威慑我国的一个砝码,虽还看不出来是要核武装日本,但“延伸威慑”是在一旦出现战争的情况下,或者是紧张形势下就要祭出的核威胁,那就不是冷战产物的问题,而是实战需要的问题。
也就是说,美国要把核威慑从美国的本土延伸到了它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延伸到了我国的邻国,延伸到了离我国更近的地方。
下一步美国会不会要与韩国也玩这个延伸威慑戏码呢?这可能性极大,韩国这届政府不仅听命于美国,还积极与日本勾搭。此外,早在2023年美国就提议建立美日韩三国核威慑磋商机制,由此,美韩出台一项延伸威慑的指导方针也不令人意外。
由此可以看出,美日的延伸威慑一方面有可能进一步让美国和日本拥有在战时的情况下扩大核威慑的影响力,一方面延伸威慑是进一步让美国和日本扩大对邻国的军事威慑,目前看,这种延伸威慑主要是针对中国的。
故而,我们不能以为美国和日本的延伸威慑只是把日本全面罩在其核保护伞下,美日更可能的是直接扩大核威慑我国的力度,这是延伸威慑的核心。
过去,一些人或者是国际上总是把核威慑的延伸威慑视为防御性的,把美日延伸威慑视为是把日本罩在美国的核保住伞下,自然也是所谓防御性的。
但从美日在中国周边搞所谓的延伸威慑,在远离美国本土搞延伸威慑的本质来看,这种延伸威慑是攻击性的。为什么要把核武器性质的延伸威慑到东亚?不具攻击性延伸东亚何干?
这就带来一个对核威慑的定义问题。从世界军备发展的趋势来看,之所以出现核威慑并带来的延伸威慑,其本身是因它具有攻击性质,而不是防御性质的。
核威慑若是防御,那投向日本广岛的“小男孩”是什么?投向日本长琦的“胖子”是什么?核武器不是一种防御武器,而是一种攻击性武器,因而延伸威慑实际上就是延伸其攻击性。
美日这次出台的“延伸威慑”指导方针,那就是扩大其攻击性来威慑我国,其涵义是攻击性的。
问题还在于当我们把延伸威慑仅看作是核威慑,那可能格局小了些,当年的延伸威慑是核威慑,如今的延伸威慑很可能是各型武器装备的全方位威慑,实际上就是一种准战争形态的军事威慑。
也就是说,对延伸威慑的理解事实上不能局限于核武器,在美日的安保条约中,不是仅有核保护伞的事,还有双方的军事合作,共同对敌的问题,美日搞出的延伸威慑事实上是为美日安保条约增加内容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