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如何改造旧社会的?
1
前段时间有读者留言说,能不能讲讲我党的基层制度建设,和旧社会有什么不同?
我捋了一下,发现这方面的内容,前两年就零零碎碎的写过了,包括国共和中间派的分歧、农村包围城市的逻辑、红军为什么强大、陕北搞工业化、新四军根据地团结士绅等等。
感觉我党的事都写得差不多了,再重复写一遍意义不大,我把原文链接放在文末,大家感兴趣的话一会可以点击看看。
这篇文章想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底是如何改造旧社会的?新中国到底新在哪里?
万事皆有源头。
新中国能改造旧社会的源头,就是毛泽东思想。
因为自从五四运动以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儒家思想,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近代中国,就失去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失去定于一尊的官方地位,以至于此后三十年,中国的意识形态是混乱的,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军国主义、新儒家的信徒都粉墨登场,想用自己信奉的主义来改造中国。
但是在二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唯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坚持下来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这种古今中外融合的新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
可以说,自从“毛泽东思想”被总结提炼出来,就取代延续两千多年的儒家,成为中国最高的意识形态,指导着革命运动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改造旧社会。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很多,但就改造旧社会来说,起重要作用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论。
有了这三点,才有新中国改造旧社会的成果。
2
近代中国唯一正确的路是农村包围城市,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是打翻宗法封建势力,那么要改造旧社会,首先要改造农村。
而要改造农村,核心问题是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
和很多文艺宣传作品不同,农民听说要分田地,并不是兴高采烈举手欢迎,恰恰相反,大多数农民是茫然无措的。
从个人情感来说,土地是地主私有的,地主把土地租佃给农民,相当于给了他一份工作,一份口粮。
在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不清楚地主是剥削者的背景下,农民便不好意思分地主的土地。
从现实安全来说,国府统治中国二十多年,军阀、政府官员和地主盘根错节的关系,给农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分了地主的土地,将来国府再打回来,会不会遭到报复?
所以农民们茫然无措,想要土地却不敢要。
为了动员农民参与土地改革,各地党组织向农村派出工作队,纷纷搞起了诉苦运动,也就是召集农民开大会,让他们一个个的上台讲话,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苦,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