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远见!毛泽东如何评析和应对杜勒斯“和平演变”策略
【毛主席在庐山(摄影:李进)1959年7月】
“和平演变”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1953年1月15日,杜勒斯在国会考虑任命他为国务卿时的证词中明确提出了所谓的“解放政策”,声称要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从“被奴役”状态“解放”出来,并说:
“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要摧垮社会主义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必须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那些不相信精神的压力、宣传的压力能产生效果的人,就是太无知了。
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受到极大鼓舞,他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是促进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化(即复辟资本主义制度),断言“共产主义将从内部瓦解”。
1957年4月23日,杜勒斯在纽约发表演说,明确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六项政策。同年6月,他又在旧金山记者招待会上发表演说,宣称资本主义世界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
“如果它(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话,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西方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第三、第四代人身上。在杜勒斯的鼓吹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式提出了“和平取胜”战略,以促进苏联和共产党“内部的变化”。
1959年1月31日,杜勒斯在纽约律师协会授奖宴会上发表了题为《法律在和平事业中的作用》的演讲,公开地说:
“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是,第一次——在联合国宪章下——决定致力于以法律和正义作为武力的明确的和重要的替代物……在这方面极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使用武力并不意味着维持现状,而是意味着和平的转变。单靠消除暴力是不可能保证世界秩序的,还必须要有从而显示正义的和平转变的过程”。
同年12月,美国政要肯尼迪也公开说,解决美国同中国这样的巨大政治分歧问题,仅有的方式是“和平的历史演变过程”。他甚至批评当时的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解放”战略缺乏具体的措施,是一些“空话”。并明确提出,要“通过援助、贸易、旅游、新闻事业、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以及我们的资金和技术”,来具体实现“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1961年,肯尼迪在当上美国总统后不久,就立即炮制了煊赫一时的“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
(一)
谨防“糖衣炮弹”
早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进入中心城市并领导全国政权之时,毛泽东于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