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把《红楼梦》当政治历史读

2021-08-04 1594 0
作者: 梅敬忠 来源: 昆仑策网

  毛泽东以新旧“红学”研究为靶子,清理《红楼梦》研究中的种种弊端,乃至发起思想文化运动,其目的是要创建马克思主义“新红学”,彻底扭转“红学”研究的大方向,从而为清理古代文化和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示范。

微信图片_20210803172104.jpg

  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够像《红楼梦》这样,引起作为政治领袖的毛泽东的长久研析、高度关注、深度解读、极力宣传,乃至古籍新解、古为今用,从而在党的思想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破两百年“红学”迷局

  《红楼梦》问世200多年来,因其主题、人物、作者、版本等,纷繁复杂,争议颇多,成为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从“五四”时代到1954年,《红楼梦》的研究进入了“新红学”时期。胡适、俞平伯等学者,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破除“索隐派”的牵强附会,主要以“自传说”来重新解说《红楼梦》,大大提升了《红楼梦》的社会价值。

  然而,让作为政治领袖的毛泽东深感忧虑的,不仅是“红楼梦考证”占据了“红学”研究的主流,致使其在学术高度上存在极大欠缺;更为严重的是,虽说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在“红学”界乃至学术界思想文化界,旧社会的落后思想和唯心主义观点,仍然盛行,得不到纠正;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研究古代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思想方法。

  让毛泽东关注和纠结的,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这就是:怎样在思想文化领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怎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文化方面的改造。毛泽东最关注的,就是要克服唯心论哲学在新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

  这也牵涉到一些新老学者及党的干部,能否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正确分析看待传统文化,区分其精华与糟粕,做到古为今用。还有,如何真正读懂《红楼梦》,《红楼梦》的真正价值高地在哪里,“红学”的关注点最应该放在哪里,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清理研究中的弊端

  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对一部早年即熟读过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空前地重视起来。而且,这又正好与一件“红学”事件相遇。

  先是,1954年间,青年学子李希凡、蓝翎二人,不惧权威,针对著名学者俞平伯的“红学”著作及研究方法,写作论文,大胆进行批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重新解说《红楼梦》,所写文章,几经周折,才得以在母校学刊《文史哲》上发表。

  此事引发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名之曰“小人物”对“大人物”的反抗。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一封《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信中说: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