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实践论》里,藏着知行合一的大智慧
01
1937年,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个不可能忘记的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开始从东三省侵入华北,全面抗战开始。
当年4月,距离全面抗战还有3个月左右时间。
陕北延安,黄土高原之上,一处不起眼的窑洞之内,一位四十来岁的清瘦中年人,正伏案于桌,时而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时而查阅查阅手边的资料,时而在纸上奋笔疾书,又停下思忖,再查资料,再写作……就这样不断循环往复。
外人看着觉得甚是枯燥,他却沉浸其内,乐在其中。
这位清瘦的中年人是谁?
他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在写些什么呢?
他正在写的内容,是一份讲授提纲,也即讲课的大纲。
这份大纲叫什么名字呢?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之所以写这份讲课大纲,是为了给当时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是被邀请过去的,他也乐意给学生们当教员。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平日公务繁忙,为啥会乐意当教员呢?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多年以前,这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如今讲课,算是“兼职”干起了老本行,教书又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挺契合;
另一方面,讲课还可以系统地总结革命经验,除了给学生以启发,对自身,对全党全军,也会有一个很好的阶段性的提升促进。
为了讲好课程,毛泽东下足了功夫。
他忙里偷闲,利用挤出的时间,不分昼夜,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哲学书籍,比如西洛克夫、爱森堡所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
他不仅阅读量巨大,在书上留下的笔记也是深入细致,常常一本书批注几千字,甚至上万字,包括原著内容的提要、对原著内容的评论、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的评论和阐发、对原书中的理论观点的延伸和发挥。
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从他青年时期开始,坚持了一辈子。
谈起那段日子,毛泽东回忆说:
“讲一次课,整整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而且其中还要有两个通宵不能睡觉。准备了一个星期,讲上两个钟头的课,就‘卖’完了。
课不能照书本去讲。那样讲,听的人要打瞌睡。自己做准备,结合实际讲,总结革命经验,听的人就有劲头了。”
所言极是。
要知道,教材上的知识往往是静态的、抽象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引导,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合理的行动,是很难理解并坚持读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的。
一个善于讲课的教员,就显得十分重要。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好教员。他讲课不枯燥,善于引经据典、类比举例、幽默诙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又有高度,学生们都爱听他讲。
一开始,讲课的过程进行得颇为顺利。
但,不巧的是,七七事变爆发了。
毛泽东的工作量一下子变得更多起来,他需要处理更加复杂且繁重的党政军务大事,精力不够用,难以兼顾。经过再三权衡考量,讲课不得不停止,相应的,讲稿也没有再写下去。
虽然讲稿并没有写完,但不代表这部著作没有意义,相反,这部总计6.1万字的讲课大纲,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反响不仅巨大,而且深远。直到今天,依旧有不少人,在认真研读这份大纲,尤其是从这份大纲里面摘取而出的两篇经典长文。
这两篇长文,不仅经典,而且讨论详细、说理深刻、论述精彩,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度理解,以及基于这理解,所形成的哲学观。
许多人在读过这两篇长文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巨大。
到底是哪两篇经典长文?
它们就是著名的“两论”:
《实践论》和《矛盾论》。
这两论,后来被收录在了《毛泽东选集》的第一卷中。
其中,对于《实践论》,毛泽东尤为珍视和喜爱。
他曾说:
“我的那些东西还有用?那些是历史资料了,只能参考参考。……我只有一篇好的——《实践论》,还有点用。”
“自己认为《实践论》是比《矛盾论》更重要的一篇文章。”
为什么毛泽东对《实践论》如此看重?
为什么这部著作经历了80多年时光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给人带来以无穷的启迪?
对于这些问题,一开始我颇为疑惑不解,一篇文章的力量真有这么强大么?反复研读思考之后,我才终于逐渐意识到,这篇文章的强大之处。
在我看来,毛泽东的《实践论》里,藏着知行合一的大智慧。
02
为什么说毛泽东的《实践论》里,藏着知行合一的大智慧?
要想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写作这篇文章的历史大背景是怎样的。
当时是1937年的上半年,距离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已经过了1年有余。
比起长征时期的紧张转战时光,到陕北的1年多时间里,毛泽东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一下子变得多起来。
这让他在处理完公务的情况下,能够较为系统集中地对党的历史经验,从理论的层面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概括。
为什么要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深入思考和概括?
从1921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了16年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16年时光,传奇光辉而又曲折反复。
说传奇光辉,是因为这16年里,它从最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壮大,确实成功地组织起了工农群众,领导安源大罢工、京汉大罢工,开展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军队,为革命做出过重要的推动与贡献;
说曲折反复,是因为这16年里,它也确实经历了1927年和1934年的两次惨败,前者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没有枪杆子的共产党人和手无寸铁的革命群众,后者是因为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而被迫长征,差点将党引入了万劫不复的毁灭边缘。
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也有,但由于没人给出系统性地梳理和总结,二者相互交织,如一团乱麻,千头万绪,让人摸不着头脑。
另外,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风云突变,日寇占据东三省,觊觎中国已久,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内战有所缓解,全面抗战爆发在即,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波谲云诡。
为了应对这变化多端的复杂严峻形式,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成了一种必然。
不仅如此,重视阶段性的总结梳理,还是个很好的习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什么呢?
因为人如果一味地吭哧吭哧地做事,光低头走路,不抬头开路,时间一长,白费力气不说,还容易误入歧途、南辕北辙、越走越偏。
相反,懂得停下来,想一想,对过去的种种成功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方法论,形成SOP(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利于指导接下来的一系列事务的推进。
《实践论》,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写成的。
毛泽东的写作目的很明确,那就是:
从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的角度切入;
结合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以及自我的种种深入思考,博采众长;
以“实践”的观点为主轴和线索,充分论述“认知”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系统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并指出左倾教条主义思想错误的根本原因,以更好地指导接下来党的发展建设、中国革命的斗争。
说白了,就是为当前遇到的种种困难,寻求一套实用的、普适的解决指南,就像一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又不背离本质的钥匙,打开问题的大门,找寻背后的答案。
市面上关于《实践论》全面深入的解读有不少,我这篇文章,就不班门弄斧了。限于篇幅,就从一个侧面和大家谈谈我的理解。
在我看来,“认知”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实践论》的讨论重点。
在毛泽东的话语体系里,“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即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也即知行合一。
“统一”,是部分组成整体,“合一”,是合而为一,某种程度上来说,二者间可以进行同义转化。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知行合一,就是知行统一观的重要体现。
知行合一这个词,许多朋友应该不陌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深刻理解了它。
什么是知行合一?
这本是明代思想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原意是指道德修养的方法。所谓“知”,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所谓“行”,则是指人的道德践行。
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里面有“行”的存在,“行”里面有“知”的存在。反应了一种辩证看问题的视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行合一”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延伸,逐渐不再局限于道德本身,而是变得更加广义,可以理解为“认识”与“实践”的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那么,毛泽东是如何解释“认识”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呢?
或者说,他是如何阐述这种“知行合一”的理念的呢?
他指出了4个方面,即: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契合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乍一看,感觉挺抽象。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场景。
就拿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的故事为例,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践行这套理念的。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队伍里许多人都很迷茫。
毕竟,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起义队伍人数不占优,武器不占优,一路吃败仗,换谁都不好受。
那时候的毛泽东,虽然是秋收起义的领导者,青年时代当过兵,在湖南一师上学时,还指挥过学生军智退军阀,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总体来说,他对军事并不了解。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时的毛泽东,在军事方面,更像是一个小白,对其的诸多认识,都是表面的、片面的、碎片的,不成体系的。
但是,为了不让队伍散架,不让革命斗争的努力付之东流,毛泽东就不得不去学习军事。
这其实,就充分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发展的动力”这两个观点。
为什么?
先看第一个观点。
其实很好理解,秋收起义是实践,之所以要进行这次实践,是为了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一开始,没人知道起义是输还是赢,唯有亲身参与了这次起义,才能获得相关的反馈。
“实践”是秋收起义失败,“认识的来源”是参加起义后获得的反馈,二者相互联系,观点成立。
正如毛泽东所说: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
再看第二个观点。
秋收起义的实践失败了,产生了负反馈,那么,想要扭转颓势,取得胜利,毛泽东就不得不倒逼自己,去提升认识,去学习新的事物,以适应新的变化。
这里的“实践”,依旧是秋收起义的失败,而“认识的发展动力”,则是源于毛泽东想改变困境的迫切心情和愿望,这种心情和愿望会不自觉地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认识新事物的动力。观点依旧成立。
沉浸在实践的具体事务中,具备了实践的种种条件,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够逐渐形成。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休整了5天。毛泽东利用这5天的宝贵时间,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不断思考,终于想出了相关对策。
什么对策?
他提出了3点:缩编军队;不发军饷,在队伍内实行民主制度;支部建在连队上。
这些对策,在局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完全不符合旧军队的建设思路,队伍不会散吗,士兵们会跟着你干吗?
结果是,队伍中确实有一些动摇分子离开了,但留下来的人,则成了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凝聚力大大增强了。
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所进行的三湾改编,绝不是凭空胡乱就决定的,而是根据当时革命的根本宗旨、根据队伍里人员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适应性选择。
选择后,若依旧是负反馈,那说明认识有问题,要进一步调整。
如果总体上是正反馈,那说明选择基本上是阶段性正确的,是接近真理的,是可以总结成有益的经验,坚持并推广的。
这也就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讨论“认识”与“实践”关系时,所提出的第三个观点,即: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用我们现在更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听起来好像有些绝对,但实际上,这反应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
毛泽东说: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如果我们把真理看成是一个绝对完美的圆形,那么,通过“认识-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将多边形切分接近为完美圆形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像数学中的极限,无限接近,无法到达。但,也正因为如此,“认识-实践”的过程,才是生生不息、不断向前的。
毛泽东通过三湾改编,逐渐褪去了整个队伍的旧军队习气,消除了农民式的自由散漫作风,为日后走向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其实也就体现了毛泽东关于“认知”与“实践”中的第四个观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从三湾改编的角度来看,可以这么理解:
经过秋收起义的实践,失败了。为了摆脱失败,就必须从失败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认识,同时,又不能耽于这认识,而是要继续实践,继续认识,直至彻底地解决问题。
就好比有人失败了,只会反思,但一味的反思没有意义,关键是要将这反思转化为可行的方案,进一步作用于实践,改变现状。
所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为了实践而存在的。
对此,毛泽东有更为精彩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通过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的例子,我和大家简单谈了谈“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PS.关于毛主席三湾改编的多元视角解读,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从菜鸟到军神,因为毛泽东的思维方法太厉害
为什么红军历尽磨难,却一直能凝聚人心?
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毛泽东如何带好队伍,凝聚人心?
虽然那个时候,毛泽东对于“认识”与“实践”、“知”与“行”的思考,并没有《实践论》里写的那样深入,但他比很多人高明的一点之处在于:
面对问题,不囿于教条、不拘各种桎梏,而是一切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这个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方法论,推而广之。
毛泽东在《实践论》的文末,这样总结道: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其化用一套管理学中的“PDCA”模型,将其总结成四阶段。
第一阶段:plan,制定计划;
第二阶段:do,按计划执行;
第三阶段:check,执行后及时检查总结;
第四阶段:act,总结后调整、完善,落地实践。
这四个步骤相互联动,形成一个整体闭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推进,指导我们个人的具体实践。
《实践论》文末高屋建瓴、清晰凝练又一针见血的总结,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实践经历、经验和大量的学习思考打基础,肯定是难以作出的。
但毛泽东做到了。
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核心的“实践”观点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同时还创造性地融入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智慧,这种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03
写到这,可能有朋友会觉得好奇:
为什么毛主席能对“实践”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和洞察?
上文其实我说了,这跟他过往的经历、大量的学习思考不无关系。
关于“实践”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他早年求学的时候。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了湖南第四师范,而后,这所学校并入到了湖南一师,毛泽东也顺利成章地成为了湖南一师的一名学生。
说起这个湖南一师,虽然并不是大学,但也很有来头。
湖南一师创建于1903年,最早叫湖南师范馆,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讲学的城南书院,与朱熹讲学的岳麓书院只有一江之隔,二者不分伯仲。
不管是岳麓书院,还是城南书院,历史都很悠久,文化底蕴都很深厚。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著名学者来这里讲学,重内圣之道的理学,重外王之术的实学,在湖南交织融汇,通过学子们的传承、延伸、创新,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湘学士风。
什么是湘学士风?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的学习文化氛围。
文化这个东西,虽然听起来虚无缥缈,毫无用处,但又不能没有,其对一个地方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在这种务实的湘学士风的熏陶下,湖南学子大多关心世事,并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由此,也不难理解,为啥会有“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的说法了。
对湖南湘学士风影响甚大的,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
他是湖南衡阳人,早年的时候求学于岳麓书院,晚年隐居在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不仅学术功底深厚,著述也很丰富。他崇尚实学,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这些思想沉淀成文字,流传了下来。
而后,晚晴中兴名臣曾国藩,以及胡林翼、左宗棠等人,都曾受教于岳麓或城南书院,也深受王夫之思想的影响。曾国藩还将《船山遗书》进行整理编辑,让这套思想得到更大的传播。
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也是岳麓书院的毕业生,也深受王夫之思想的熏陶。在杨昌济的影响下,毛泽东常到船山学社听课,同时还细读《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等。
他在《讲堂录》中曾记载了不少名言金句或自己的思考,比如:
“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
“古者为学,重在行事”;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经世要务……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
“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
“不为浮誉所惑,则所以养其力者厚;不与流俗相竞,则所以制其气者重。”
“陆象山曰:激励奋进,冲决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无非使心地光明)。”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关于“务实”、“实践”、“实事求是”的理念,在青年求学的时候,就已经被毛泽东所深深地认同,并逐渐内化为了自身思想的一部分。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
为什么会选择和同学出去看似漫无目的地穷游;
为什么会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观点;
为什么会既读有字之书,还深入社会调查研究,读无字之书;
为什么会深究事物的大本原,并习惯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为什么会走上革命道路,哪怕路途再艰险,依旧迎难而上;
为什么会在众人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指出方向所在;
为什么会写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这种既有宏大格局、深邃眼光,又细致入微,能给具体实操以无穷启迪的道术结合的著作了。
04
文章写到这里,我和大家谈了谈毛主席写《实践论》的原因,并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联系相关的史实和其他学科,谈了谈毛主席想通过《实践论》传达的思想,以及他能写出这部伟大著作的个中原因,相当于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想必大家对于《实践论》,或多或少,也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
当然,可能还有朋友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比如,知道《实践论》里有大智慧,知道毛选是个大宝库,但是,听解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懂了,但自己亲自再读原著的时候,却发现,还是不能理解。
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试着以毛主席《实践论》的“知行合一”的观点角度切入,结合上文提到的“PDCA”模型,分享一套思路。
首先,你产生了一个想读毛选的想法,这算是起心动念了。
不管你是为了想从毛选中得到什么疑问的解答,还是就当史料翻翻,总之,你看毛选的动机,就已经是确立了的。
好,你已经具备了读毛选的动机,那么接下来,你往往会很自然地就问自己:
我该怎么读?
绞尽脑汁,没有思路。
怎么办?
别慌,这个时候,你要重新回想一下,你为什么要读毛选,也即检视你的内在动机。
我们就以为了个人成长这个内在动机为例吧。
好,你想通过读毛选,实现个人成长,这就确立了读毛选的大方向。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可以基于这个大方向,去反推,制定相应的计划。
你可以问自己:
什么是个人成长?
我为什么会想要实现个人成长?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能理解毛选吗?
如果不能,怎么办,如果能,又该去如何理解?
……
在这样不断的自问自答、思维反刍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地明晰自己读毛选的目的,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也即PDCA模型中的P。
计划好不容易制定出来了,是不是这计划就一定能成功了?
并不是。
事实上,你所制定的计划,只是根据你当前所了解到多一些信息、条件,所制定的,与你读毛选这件事儿实际本身,还隔着许多道鸿沟。
这就跟背英语单词一样,市面上什么词根词缀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思维导图法五花八门,看起来好像都很厉害,但实际上,如果你不去实践,不去尝试,买了一堆英语词汇书回来,只会躺着睡大觉,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
要知道,理论再好,不实践,永远只会停留在幻想的层面,它并不能自动地就变成现实。
前阵子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记忆训练》,这本书的作者宁梓亦,打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从某个侧面,形象地阐释了知(理论、认识)与行(实践、行动)的关系:
“理论和规律相对于实践经验就像一个大瀑布,你能明显看到它有几个大的水流分支。你看完瀑布的几个大的水流分支后,就会误以为你学会了,懂了,但是实践起来解决问题就会发现它像暗流。
实践经验像暗流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在地底下有无穷无尽的变化,有无数看不见的小水流。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遇到很多要素混合在一起的混沌问题需要解决时,就会一筹莫展。”
想知道梨子的味道?那就不能光说光看,而是要亲口尝上一尝;
想学会游泳?那就不能光站在泳池边发呆,而要亲自浸入水中去感受;
想记住英语单词?那就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打开词汇书,老老实实地背上一阵。
……
这些过程中,往往会面对很多问题,可能会犯很多错误,可能会踩很多坑,但莫要慌,不要紧。
须知,很多时候,这是成事必然要付出的种种代价,我们不应选择逃避,也不可能逃避得掉,我们要做的,是阶段性的总结,是试错之后及时的调整完善。
这就是PDCA模型中的D、C、A。
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也可以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比如相关领域的大牛,或是相关领域的书籍。
不会阅读的话,那就可以先看看阅读方法论的书,方便自己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不能理解毛选中某篇文章所表达的内容的话,可以结合毛主席的传记中对应的那段经历来看,这样故事与说理相结合,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住。
因为说理往往是抽象的,唯有套上故事的外壳,才让道理变得具体可感有温度。
采取这种逻辑,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滚动式向前……
先对毛选这本书建立感性的认知,再逐渐的上升到理性认知,并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带着自身的需求去读。
这样一来,才能做到六经注我、化为己用,真正地将毛选中的真知灼见,消化为指导自身个人成长的动态发展变化的根本指南体系,或者说,思维模型。
就像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得那样: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
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读毛选是这个思路,读其他的书,难道不也可以迁移这套思路吗?
实际上,当你这么读书,你是不会陷入浩如烟海的书籍泥淖中,不会读书没有重点,看了就忘,不能落地,而是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来选书,并有选择地吸收书中的观点,且能形成有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方案。
我注六经,心向往之,却,常茫茫不可寻;
六经注我,化为己用,然,多源源有所得。
如果用游戏的角度来比喻,毛主席的《实践论》,他所论述阐释的“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及毛选中的其他种种思想,其实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强力的buff,一旦习得,可能会有冷却时间,但终身不会遗忘,也不会消失,它将真真正正地促进我们的个人成长。
习得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为此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要知道,我们人认识事物,总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不熟悉,大脑一片空白,试着接触之,渐渐有所了解,但还不很熟悉,脑中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不过依旧混沌。
这时,只是人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但不少人因为畏难,包括我在内,就很容易放弃了。但,想对一个事物有所准确清晰的认识,就不应停滞不前,也不要胡思乱想,而应躬身入局,让自己完全浸入到事物的“空气”之中,不要想着总时间够不够用,方法科不科学,直接继续做就是了。
做的过程,就是一个试错、调整、完善、循环发展、螺旋滚动波浪式向前推进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为了获得成长,所必须进行的自我革命的过程。
这倒不是说时间、方法不重要,而是说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凡事先做起来,尽快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消除不适感,逐渐形成自己的发展节奏,这时候再重点考虑时间和方法,才更有实际意义。
如是,才更有可能做成事。工作、学习、生活,面对社会、世界的诸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大略都如此吧。
文章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最后,化用毛主席在《实践论》中的一段话作结,与大家共勉: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我们每个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解决面临的种种困难(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我们每个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
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
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
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人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获得全面发展的,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