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要么搞社会主义大农业,要么搞资本主义大农业,搞单干的小农业是不可能的。
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分享《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的第二篇文章《调查研究中的言传身教》。
毛主席说,真理是貂蝉研究得来的。我们靠真理吃饭,不要靠官职吃饭。我们的经验历来如此,即当你为工作的开展最发愁的时候,只要下去调查研究,问题就解决了。
~调查研究产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调查研究产生《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
~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3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会上毛主席说,解放年来,我自己做过两次系统的调查研究。一次是对农业和农村的调查,产生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和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另一次是对工业的调查,找了34个部门,谈了两个多月,产生了《论十大关系》。毛主席对农业和工业的调查研究极其产生的理论成果,不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非凡,对今天的建设依旧影响巨大。本书的作者亲身参与了毛主席对农业和农村的调查研究,因此重点谈的是农业农村问题。
关于调查研究,毛主席的调查研究问题,在《毛选》中,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翻开《毛选》扑面而来的,都是毛主席对中国社会、中国农民、中国革命和建设等各领域的调查之后形成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反对本本主义》失而复得,主席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一样开心。
我们耳熟能详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等等。
同时,关于调查的技术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也做出了说明:
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4)要定调查纲目 5)要亲身出马 6)要深入 7)要自己做记录
革命时期,毛主席调查研究就是言传身教,给我们做出了表率,留下了丰富的调研的示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等。革命时期,不但忙且危险之极,毛主席搞调查研究亲历亲为,且从未停止调查研究工作,正是这样的坚持,才找到了属于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和属于我们革命胜利的真理。
解放后,毛主席更是日理万机,但依旧亲自做调查研究工作且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深远的伟大著作。
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1月,毛主席亲自动手组织力量进行广泛的、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然后主持编写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书中选用的典型材料共有176篇,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材料反应的内容有村的、乡的、也有区的、县的。具体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的序言:毛选第S卷(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