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百余年来再轮回,侠女高歌冲云天!

2016-09-23 2174 0
作者: 工农兵文艺 来源: 红歌会网

  面对几千年的封建皇朝穷途末路却垂死挣扎,不断觉醒的爱国人士纷纷发出了战斗的呐喊,百余年前的秋瑾就是一个忧国忧民慷慨赴死的女中豪杰,她的宝刀歌成为永世长存的民族精神。

  时至今日,私化改革开放恶劣后果,让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不断觉醒,纷纷加入了口诛笔伐的群众运动,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庭萱女士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女中豪杰,她的诗作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鸣嘀之声。

  宝刀歌——秋瑾

  汉家宫阙斜阳里②,

  五千馀年古国死③。

  一睡沉沉数百年④,

  大家不识做奴耻。

  忆昔我祖名轩辕⑤,

  发祥根据在昆仑⑥;

  辟地黄河及长江,

  大刀霍霍定中原⑦。

  痛哭梅山可奈何⑧,

  帝城荆棘埋铜驼⑨。

  几番回首京华望,

  亡国悲歌泪涕多。

  北上联军八国众,

  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作警钟,

  汉人惊破奴才梦⑩。

  主人赠我金错刀(11),

  我今得此心雄豪。

  赤铁主义当今日(12),

  百万头颅等一毛。

  沐日浴月百宝光(13),

  轻生七尺何昂藏(14)!

  誓将死里求生路,

  世界和平赖武装。

  不观荆轲作秦客,

  图穷匕首见盈尺。

  殿前一击虽不中,

  已夺专制魔王魄(15)。

  我欲只手援祖国,

  奴种流传遍禹域(16),

  心死人人奈尔何?

  援笔作此《宝刀歌》。

  宝刀之歌壮肝胆,

  死国灵魂唤起多。

  宝刀侠骨孰与俦(17)?

  平生了了旧恩仇。

  莫嫌尺铁非英物(18),

  救国奇功赖尔收。

  愿从兹以天地为炉、

  阴阳为炭兮,铁聚六洲。

  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澄清神州。

  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

  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19)!

  注释

  ①这首诗从“几番回首京华望”句看,当写于光绪三十年(1904)春末秋瑾离开北京后数年,或作于日本。她秉性忼爽,关心国运,喜酒好剑。此诗即借咏宝刀抒忧国之愤,言其推翻清专制政权之志。

  ②“汉家”句:言汉族的政权久已丧失。传为李白所作之《忆秦娥》词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句,此借用其意。

  ③五千馀年:中华民族,从黄帝降生算起至写此诗为四千六百一十五年(据刘光汉《皇帝纪元大事表》,见《左庵外集》卷一四),此为约数。

  ④数百年:自清兵1644年(顺治元年)入关至写此诗之年,历时二百六十年。

  ⑤轩辕:即黄帝,因他生在轩辕之丘,故名轩辕氏。他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向来被视为汉族的祖先。

  ⑥“发祥”句:在古代传说中,黄帝是夏族(又称华族,即后来的汉族)首领,夏族曾居陕甘一带,而昆仑山的北支穿过甘肃、陕西,故诗中说“发祥在昆仑”。发祥,语出《诗经·商颂·长发》:“浚哲维商,长发其祥。”又,《后汉书·班固传》:“发祥流庆。”李贤注:“言发祯祥以流庆于子孙。”后因称帝王出生和始建基业之地为发祥地。昆仑,在新疆、西藏之间,是我国西北最高的山脉之一,由帕米尔高原之葱岭发脉,其北支出青海,穿甘肃,入东北。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