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最小的女兵走了!她推动“抗战14年”写入教科书
抗联最小的女兵走了!她推动“抗战14年”写入教科书
今天
李敏老人走了
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东北抗联老战士、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
因病于2018年7月21日3时39分逝世
终年95岁
那是一代人的传奇
只有“传奇”
才能描述那个时代中的他们和她们
“抗战十四年”正式写入教科书
最大的愿望实现了
2017年年初,教育部一份《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在网络上引起网友广泛关注。这也让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兴奋不已。近十多年来,老人一直建议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十四年抗战”写入教科书。
从2002年开始,十多年来,李敏与东北三省众多抗联战士及一些关心抗联历史的人士一起,推动把“抗战十四年”正式写入教科书。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建议,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各地实地演讲,让“抗战十四年”成为未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词。
“抗日战争局部战争十四年,全面战争八年,我原来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抗日战争十四年历史写入教科书,现在终于实现了。”
李敏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十四年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着反日大旗,英勇奋战,流血牺牲,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日斗争。
没有哪一场战争,像东北战场这样惨烈,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数十万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殊死搏斗。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无法用数字来统计的, 中国人民不应该忘记他们和由他们谱写的这段历史。
李敏认为,由于以往长期宣传的一直是八年抗战,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抗战史很多人都不知晓,教育部今年正式要求“抗战十四年”写入教科书,可以把这段尘封的历史重新挖掘,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知晓抗联,了解抗联精神。
最重要的意义是,把中国东北抗日联军1931年至1937年长达6年的艰苦卓绝抗战,正式加入全民抗战的历史中,让抗日战争的历史体系更加完整。
李敏的传奇人生
13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
李敏,192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梧桐河屯的一个朝鲜爱国者的家庭。
父亲李石远由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在20年代初流亡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在抗联六军一师任后勤处长,1938年牺牲。
李敏的哥哥李云峰在抗联六军一师六团任政治部主任,1942年为国捐躯。
1933年春,抗日军民分四路攻击集贤时,日军用机枪疯狂扫射爱国军民,亲人们的悲嚎声,在安邦河、双鸭山、七仙峰上空久久地回旋,一首感人肺腑的悲歌——《妈妈,请你不要哭》流传开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