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老战士:把下一代教育好,烈士的血就不会白流
021年6月17日,信阳电视台正反复播放着电影《上甘岭》和抗美援朝相关的节目。
这是一座城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送别一个人——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电影《上甘岭》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那一天,信阳正下着瓢泼大雨。
1
“又梦见父亲了,我与他在林荫里散步。他还是穿着他那套65式老军装,背着手和我聊天。”张老英雄的三女儿张爱民对我说。
在张计发离去的一年里,名为爱党、爱军、爱民、爱东的张家四姐妹,无数次梦到父亲,无数次回忆起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1926年,张计发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都户村。
“我出生贫农家庭,自幼饱尝困苦……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城守不住,村也难保……”老英雄的自传中写道。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把张计发的家乡变成了地狱。为了保护家人,父亲在乱坟岗里挖了一个大坑供家人躲藏。有一次,鬼子连续在村中扫荡数日,张计发和弟弟们只能在大坑里藏了三四天。没有食物没有水,他们又冷又饿又怕,连哭都不敢出声。
1941年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大节点,也是张计发人生的转折点。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也是在这个时候,张计发村中驻扎进了八路军。宣传队告诉了他革命道理,年幼的张计发第一次知道了毛主席,明白了“八路军是咱穷人的队伍”。
1942年,年仅十六岁的张计发加入了抗日青年先锋队和民兵游击队,很快成为骨干分子。三年后,他正式加入了八路军太行一分区赞皇独立团。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他整整打了十年的仗。他负过8次伤,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国旗勋章。
在河南省信阳市,志愿军老战士张计发在讲述上甘岭战役“一个苹果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在这位老战士心中,最难忘的仍是上甘岭战役。
张爱民回忆,电影《上甘岭》公映前三年,张计发多次尝试观看,但看不了多久,便会回忆起那场惨烈的战役和牺牲的战友,不敢再看下去。
“后来不知他试了多少次,断断续续每次看一点,才把整部影片看完。”1956年公映,可直到2004年,女儿们才知道如此坚强的父亲为何不忍观影。
2004年,电影《上甘岭》中扮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去世;同一年,电影导演沙蒙的儿子带着当年的手稿,来到信阳找到了“张忠发连长”。直到那个时候,几个女儿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竟是电影中张忠发连长的主要原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