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纪念「人民战神」粟裕同志诞辰115周年
2022年8月10日,为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役主要指战员的粟裕同志,115周年诞辰。
逾半个世纪以来,粟裕同志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甚高,享有“人民战神”、“共和国无冕元帅”美誉,在国际军界也堪称解放军将领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之代表人物。
国外一些研究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历史的学者们曾有惊呼“两个不理解”:
一是中共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其他地方坚持下来可以理解,唯独浙南不能理解,因为那里是蒋介石的老窝,集结重兵又交通便利,中共游击队何能立足?
二是抗日战争中,中共武装在若干地区建立根据地可以理解,唯独苏中地区不能理解,因为那里是侵华日军大本营(南京、上海),平原水网交通便捷,新四军何能生存?
而这两块地域的武装斗争和解放事业,正是粟裕同志领导。
粟裕的一生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即打天下的革命战争年代与建国后的和平建设年代。
前者,他从一名普通的班长一步步走到野战军统帅位置,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共计六次负重伤,是最令国民党法西斯军队与美帝国主义在华指导员闻风丧胆的共产党部队统帅之一。这一时期毛主席对粟裕充分信任、倾心放权,令粟裕同志的战略构思和军事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使得毛泽东军事思想得以在推翻蒋家王朝的过程中付诸实践、收获果实。
后者,粟裕由毛主席亲自点将进入中央军委统帅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他以军事家和战略家的雄才大略,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对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不过,自1958年开始,粟裕同志的仕途遭遇滑坡,被撤销总参谋长的职务、调进军事科学院工作。
此后,政治风云变幻不定,熙熙攘攘人心叵测,粟裕的历史形象和军史地位不断被后来人淡化乃至歪曲,特别是其解放战争时期的戎马贡献被后世者几近抹杀,在历史虚无主义之风尘嚣渐起的时日里沦为一缕无根之草……
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军史出版物将解放战争明明是粟裕同志提出的重要作战建议及行动,笼统改写为“华东野战军”、“华野首长”;包括中央军委与毛主席曾明示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粟裕承担一个方面军的军事指挥重任”,在一些出版物中也不加说明。
粟裕曾在解放战争三分之一的关键时间里代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与政委兼前委书记,独立统率一个方面军,某些正式出版物也不提及这些事实。
1958年时,原华东军区主要负责人在苏中一些县提及“粟裕”名字及“七战七捷”字眼的信件上曾批示:
这并不好,也无必要。
由此,曾被毛主席通令全军仿效的粟裕的杰作——“七战七捷”,在粟裕战斗过多年的苏中大地也便无人敢再提了……
直到粟裕同志去世十年后,方才由刘华清同志、张震同志两位军委副主席联名发文昭雪,关于粟裕解放战争时期贡献的讨论也重新兴起。
还原一位真实的人民战神以本来面貌,这是响应党的十八大以来“遏止历史虚无主义之风”的指示号召,也是对2021年2月20日中央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的呼应与落实。
对粟裕同志的尊重,就是对毛主席、对人民解放军、对解放战争史、对新中国建政史的尊重!
1淮海战事之重要
谈及粟裕同志,不得不提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我军解放战争时期,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内,对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的伟大意义,在于其推动了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迅速覆灭,结束了国民党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
淮海战役65个日夜的激战,近150万人的参战规模,这在整个世界军事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是我军跨越20万兵力代差、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我军以60万人战胜了国民党军队80万人、歼敌55.5万人,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二战时苏联红军创下的记录(苏联红军在莫斯科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中总共歼灭了50万纳粹敌军)。
如果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断难在三年时间结束——毛主席曾在战争爆发前预测,解放战争可能需要60个月即五年时间。
但是在以林彪、粟裕、陈毅等为代表的解放军优秀将领和千千万万子弟兵、老百姓民兵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第一个人民政权,最终“提前”在1949年10月孕育屹立。
淮海战役所在的华东地区有多重要,这从蒋介石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
当时战场上的「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湾七省和南京(当时为直辖市)、上海两市,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因此,蒋介石将这里存在的华中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看成是“卧榻之侧的心腹大患”。
从1946年6月中旬到7月初,蒋介石先是通过马歇尔、后又亲自出马,要求中国共产党“让出”江苏长江以北地区,作为恢复和平谈判的先决条件。
不知天高地厚的蒋介石还一度“通牒”毛主席:
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么,你们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生存。现在大家都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胁很大!
可见,如果蒋介石真能“清剿”我华东解放军,他就能把主要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用于其他地区——如此一来,中原、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我人民解放军将会遇到极大困难,解放战争的时间显然不会只有三年。
因而,这也是为什么在华东战区已经开战的1946年9月9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的林彪同志会紧急致电军委和毛主席:
为使我们能取得我们所万分需要的时间,我们希望中央指挥关内各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计划地打击和吸引敌人,使其无法抽调大军来进攻我们。
毛主席也于9月12日复电林彪:
你们尽可能取得休息,关内大战方在开始,几个月后方可进入高潮。
自孟良崮之战胜利后,蒋介石精锐受挫(整编74师被粟裕全歼,张灵甫被击毙,战后汤恩伯被撤职、李天霞被审判),“谁得中原谁就得天下”的棋局逐步深入人心,华东淮海地区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毛主席当时指出:
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的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朱老总也认为:
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
陈老总也写下了名句:
自古逐鹿在中原。
2指挥华东战局的粟裕
早在1947年8月4日,粟裕就接到了军委要求他迅速到中原指挥作战的电报。
在分析全国战局后,粟裕认为:
就战略全局来看,我军已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战略重心已由内线转到外线,主战场也由山东转移到中原,华东野战军今后的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也将相应地转到外线。
至1947年底,粟裕又有分析: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以后,在数量上和技术上仍然处于劣势,国民党军队依然可凭其数量、技术上的优势在局部地区组织战役进攻。
因而,中原战场出现反复拉锯的僵持局面。而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即,必须集中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
粟裕当时准确地预料,只要解放军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并在数量和技术上取得优势,就能在中原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全国的政治局势也将迅速变化,战争即可迅速获得全面胜利。
经过缜密的探索研究,1947年12月10日,粟裕写出了著名的《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引起军内巨大反响。
为改变中原战局和国共攻防态势,1948年1月22日,粟裕正式向军委提出了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忽集忽分、集中主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
这体现出了粟裕对于华东战局的掌控力和判断力。
这时,中原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共有13个主力野战纵队,其中刘邓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共13个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并指挥晋冀鲁豫11纵共24个旅。
应当看到,刘邓大军在转战大别山途中,其时已遭到严重削弱。
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部队减员5万余人,同时在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
这一时期,刘邓几个主力纵队均表现出野战能力较弱,所进行的几次战役规模都较小,战绩也不很理想。
连小平同志自己后来都不得不承认:
经过大别山斗争,二野(即晋冀鲁豫野战军)受到削弱。只有秦基伟的九纵,你们那一坨,保持兴盛的旺气。主体四个纵队削弱了,更新也困难啊,有三个纵队,每个纵队仅两个旅,只有一个纵队是三个旅……就这样迎接了淮海战役。
两个月后,1948年4月18日,粟裕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向中央军委严正建议: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转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粟裕的电报如是说:
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方(陇海路北)作战,以便得到足够的炮弹、炸药、手榴弹之补给(新区因情况不能生产),发挥现有装备之作用而大量歼灭敌人(现在的敌人处于交通便利的中原,如无相当炮火,难于歼灭),并求得雨季与夏收前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及淮北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歼灭仗,使这一地区人民能较安定地得以夏收,才能使我军尔后有粮食等供应与得到人民积极的支援。如中原三大野战军不能于最近有效地打几个歼灭仗,则将增加其他野战军的负担,待敌后调旅及新训师完成后,则又将增加我们的困难。
粟裕在电报中还提出,如果中央军委同意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那么可以在打完第一个歼灭战以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与刘邓会师,届时再寻求第二个歼灭战。
这预计在徐州地区进行的第二个歼灭战,已经成为淮海战役的最早战役方向设想,它正是出自粟裕成竹之胸。
粟裕独树一帜的建议又一次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从1946年的七战七捷开始即对粟裕“从善如流”的毛主席,决定请他到中央当面陈述理由。
在4月底到5月初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主席等中央五大书记听取了粟裕的当面汇报,最后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采纳他的建议。
从“子养电”到“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战略建议,是粟裕对扭转中原战局、夺取全国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杰出贡献。
再两个月后,1948年6月至7月,粟裕发动的豫东战役完全扭转了中原战局、推动了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发展。
从此,国民党军在中原再无主动进攻的能力。
1948年11月,粟裕趁热打铁、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淮海战役蓝图,新中国的曙光初现。
3粟裕拥有「战役指挥权」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1948年5月时,粟裕同志就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前委书记,实际担负起野战军党、政、军的全面领导责任。
当时,粟裕也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将帅中除彭德怀、林彪、陈毅之外,第四位集方面军党政军最高职务于一身的将领。
正是在这期间,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打下了使我军爬过解放战争山坳的豫东战役、三大战役序幕的济南战役以及声势浩大的淮海战役。
1948年10月23日,部署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的《淮海战役预备命令》,撰作和发布者不是别人,正是粟裕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颁发的。
11月6日,也是粟裕“机断专行”指挥华东野战军全军提前两天正式发起了淮海战役。
此时,“淮海战役总前委”还尚未成立。
根据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苏中七战七捷》,当时的中原野战军政委小平同志和第一副司令员陈老总,在收到粟裕“建议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的电报后,曾致电中央军委:
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这已经反映了粟裕对淮海战事的绝对指挥权。
这里不妨严格审论一番:什么是所谓“战役指挥”?
宏观层面,为方面军、集团军(军)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战役行动的组织指挥。
围观层面,则包括:根据战略方针、意图和受领的任务以及战区敌情、地形等情况定下决心,制定战役计划,确立所属部队的任务和部署,组织协同和保障,掌握和使用战役预备队,指导重要战斗等。
粟裕本人在1981年曾对战役指挥做过系统阐述:
一、胸中有全局,积极主动为实现战略全局需要而战,力争夺取最佳战果,实现战略意图。
二、作战指导上必须解决好第一仗与尔后诸仗,直至夺取全胜的关系。
三、乘敌之隙,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有生力量。
四、战役发起后,指挥重心要放在促使战役制胜的转折点上,以相机夺取全胜。
五、根据战役情况的发展变化,灵活用兵,及时改变作战方式和战法。
六、发挥各兵团(部队)指挥员和部队的特长,执行各种类型的作战任务,并与诸兵种、地方军、民兵协调一致,形成整体力量打击敌人。
七、战役前线指挥所既要达到稳定的不间断的指挥,掌握战场全面情况,又要做到保障指挥员观察到主要作战方向上军队的行动,以不失时机地夺取胜利。
八、抓住战役间隙,及时整补训练部队,充分作好再战准备。
九、增强后方勤务、保障作战能力。
满足这些,方能称得上“战役指挥”。
战役指挥权,为方面军、集团军(军)军事主官行使军事指挥的主要标志,一般为方面军、集团军(军)军事正职指挥员自然拥有。
我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大军区)是解放战争时期设立的战略区方面军,由最高军事首长行使战役指挥权。
当时四大野战军拥有战役指挥权的人分别是: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同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前委书记;
第二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同志,野战军司令员;
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粟裕同志,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代前委书记;
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林彪同志,野战军司令员、前委书记。
这其中,粟裕同志行使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权,是中共中央做出的不同寻常的组织决定: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赋予其副司令员战役指挥权。
这在当时各战略区、各野战军中绝无仅有。
同一时期,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陈毅、李先念,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高岗、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均只有「协助司令员战役指挥」的权力,而无独立的全军战役指挥权。
粟裕,堪称“与众不同”。
他行使的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权,是毛主席与中央军委直接赋予的,他也直接对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负责,与野战军首长决定的「前敌指挥」显然不是同一概念。
4关于“总前委”
在粟裕发起淮海攻势的半个月之前,1948年10月15日,经过31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沟深城固的东北战略枢纽锦州宣告换了主人。
林彪同志没有让毛主席和东北人民失望。
历时52天的辽沈战事结束后,世界的目光、尤其是杜鲁门和斯大林的目光,就集中到了淮海,集中到了徐州。
所有人都知道,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国共两党生死大决战,必将在淮海地区展开。
事实上那个阶段,美国人已经失去了“先机”。
早在1945年10月11日——《双十协定》公开发表的第二天,美国海军航空部队三个大队已同时进驻了青岛、天津、北平,为国军在这三个大城市抢占地头。
然而不过仅仅三年后,这些大城市全部在中国老百姓的欢呼声中,成为了红旗招展的解放区。
也正因如此,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反动派都很清楚:作为西方资本代言人的蒋介石在淮海地区如果再败,一个红色的中国新生政权将不可阻挡的拔地而起。
11月6日,第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高潮到来:粟裕同志指挥华东野战军将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全数围困于碾庄。
宛如热锅上蚂蚁的蒋介石急令增援,国军在淮海战场上瞬时增加到80万人。
那场淮海战役有多难,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有多难,从我军内部的军力对比即可一窥。
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始终“面临的敌人最多,担负的任务最重”,以华东野战军与东北野战军为例:1946年7月,华野面对的国民党军是24个军(缺一个师),东野面对的国民党军是5个军(缺4个师);1947年4月,华野面对的国民党军是3个军,东野面对的国民党军是7个军(缺1个师);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面对的国民党军是27个军,加1个师和一个骑兵旅,而东野面对的国民党军是12个军。
正因为此,东北民主联军的文艺战士曾写下了传唱一时的顺口溜:
国民党,兵力少,南北满,来回跑。
值得指出的还有:东北野战军面对的国民党部队,其许多师尚不是正规军,而自己的兵员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也是四大野战军中最多的(最后发展到了150多万人,毛主席戏称“林彪现在壮得很呐”)。
显然,东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后期能参加三大战役中的两个并从东北一路挺进到海南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他野战军特别是粟裕华东野战军的吸引、牵制、歼灭大规模国民党有生力量。
粟裕围下黄百韬兵团十天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由伯承同志、陈毅同志、小平同志、粟裕同志、震林同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以小平同志为书记,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约60余万人。
关于这个“总前委”,需看到三个事实:
① 刘陈邓是明确电告了毛主席:“既然中央已经决定由我们统一指挥,我们当然应该负起这个责任,但因为我们的通信条件太差,不便于直接指挥,所以粟裕可以临机决断处置,不必事事请示。”
② 直到杜聿明部第二、第十三两个兵团被我军包围在陈官庄,以及十六兵团孙元良南逃时已被粟裕歼灭——“总前委”才第一次碰头,且此时讨论的已非淮海战事,而是渡江战役、拔掉蒋介石老巢了。这与辽沈战役时林罗刘三人组成的最高三人指挥组(林彪为核心)自始至终全面负责辽沈战事的指挥,可谓天壤之别。
③ 见到黄百韬部要逃跑、紧急向毛主席提出发动“大淮海”的是谁?不是“总前委”,而是粟裕同志。
所以可以看到,在“总前委”成立六天后,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将被压缩在不到10公里包围圈内的黄百韬兵团彻底歼灭,为战争胜利奠定了人数兵力和战略纵深的基础。
同时,华野还击毙了其兵团司令、不久前刚刚拿到青天白日勋章的黄百韬本人。
这给予了蒋介石极为沉痛的打击。
自黄百韬被毙,老蒋开始严肃认真地考虑向东南方向寻求退路了……
三天之后,刘、陈、邓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也包围住了黄维兵团——其时,刘、陈、邓均乐观地估计“3天就可以全歼黄维兵团”。
但是粟裕表达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黄维兵团被合围以后,我军难于以野战手段迅速达成全歼,势将转入以近迫作业为主的阵地攻坚战。黄维兵团比黄百韬兵团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3天消灭它是不可能的。
果然,中原野战军部队由运动战转为攻坚战,一时不能适应,伤亡较大,5天以来进展缓慢。
至12月1日,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首次与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粟裕接通电话后,陈毅立刻请教攻打黄维兵团办法。
粟裕则详细介绍了近迫作业的战法。
此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决定“立即使用华野之7纵、13纵(预备队)加入进攻,其战法仍采用碾庄经验”………
1949年1月6日,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还是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
经四昼夜激战,气势如虹的华野全歼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生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只有李弥等少数人逃脱。
至此,历时65天、歼敌55.5万人的淮海战役,以华野的光辉战绩宣告结束。
这里又有一个点要看到:黄百韬逃跑时被下令追剿的,仍是粟裕同志;杜聿明逃跑时被下令追剿的,还是粟裕同志!
杜聿明在放弃徐州南逃时,是嗅觉敏锐的粟裕精确判断了杜聿明集团的南逃路线,急令华野1纵、2纵、3纵、4纵、9纵、10纵、11纵、12纵、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及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采用跟踪追击、平行追击、迂回拦截,最终在兵力使用到极限的情况下,把杜聿明所辖三个兵团包围在陈官庄。
杜聿明后来在战俘营里曾对苏荣这样评价粟裕:
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他领先一步,抢先在我的前面……
粟裕同志的“战神”威名,自此从中华大地、从淮海战场传遍了全球各国军界,成为世界名将之一员。
5小淮海与大淮海
粟裕是获得中央军委“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高度评价的将领,淮海战役中,他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如臻化境的境界,对夺取全局胜利做出卓越贡献。
向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并获得批准后,粟裕于1948年10月5日至24日在其主持召开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期间,曾连续3次召开作战会议,讨论和制定淮海战役作战方案,并进行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
准备基本就绪之后,粟裕于10月23日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下达淮海战役预备命令,决定集中华东野战军全军 38 万人马(含归华东野战军指挥的原中原野战军11纵)分东路、中路、西路、徐州西北一路四路进兵。
这一详尽的战役方案旨在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并求歼冯治安一部或大部,然后视情况发展进击淮阴、淮安、高邮、宝应及新安镇、海州,或再歼由徐州东援之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一部或大部,乘胜扩大战果,西进津浦,南逼长江,摧垮国民党军的防御体系,迫使其完全转入防御。
但是,囿于某种原因,以往多年史学界一度将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战略称为“小淮海”,以贬低其作用和战局地位。
事实是,自粟裕提出淮海战役初步设想的所谓“小淮海”到南线战略决战的所谓“大淮海”,不过是一个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发展起来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是粟裕提出了决定性的关键建议,且直接帮助毛主席于1948年10月11日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
根据1993年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S卷,当时毛主席最原始的电报为:
关于淮海战役部署,现在提出几点意见,供你们考虑。
(一)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
(二)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
(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
(四)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周围,使我难以歼击。此时你们仍应分为东西两兵团,以大约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域。西兵团与刘邓协力作战的方法,亦是一部兵力打城,以主要兵力打援阻援,这样去各个歼敌。刘邓因兵力不足,不能实现如像你们攻济打援战役及淮海战役那样的作战。你们西兵团去后,就可以实现那样的作战,六七两月开封睢杞战役就是西兵团与刘邓协力的结果。
(五)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二月西兵团转移。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毋庸置疑,这份真实的电报里,毛主席所确定的淮海战役作战任务,主要是歼灭徐州刘峙集团主力之一部(非后来发展过程中的全部),以及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和苏北打成一片;之后华东野战军再分为两个兵团、以5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其余主力组成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在中原作战;到1949年秋季,在长江以北主力依然固守“江边各点”的情况下,将其抛在身后,由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与中原野战军分开后渡江南下。
这个部署,显然是毛主席长久以来构想的“分兵南渡”计划的继续,而不是集中刘邓、陈粟、陈谢三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歼敌于江北的一贯主张。
所以,主席的主张仍然是史学家所说的所谓“小淮海”,并不是后来南线战略决战的所谓“大淮海”。
只不过,后来出于某种考虑和需要,在1960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将该电文的第四、第五两点做了改动,合成一点,如下:
(四)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后世的若干出版物还称:
毛泽东在接到粟裕的建议后,对淮海战役的作战方向表示赞成,但对战役目标仍感到不能满足。作为统帅,他追求的是更大的战略利益。
这种言论无疑是对历史的误解,也是借毛主席之口、通过刻意抬高毛主席(真正想去抬高的对象,实际也并非毛主席)来贬低粟裕同志。
实际上就在战斗打响之前,粟裕提出的多次战役歼敌目标均要高于中央军委提出的要求,因此毛主席还屡屡来电告诫他缩小战役规模。
1947年12月9日,毛主席就曾电示粟裕:
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有利。
那个时候粟裕已经起草好了前文提及的《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主张集中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上报中央军委后,毛主席提出粟裕分兵渡江南进,后经粟裕多次力谏以及1948年5月到中央当面陈述后,毛主席才采纳粟裕的建议(当然了,主席同时也并未放弃分兵南进计划,强调“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要求粟裕歼灭国民党军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后,完成准备渡江的任务)。
1948年6月22日,粟裕在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歼敌4万余人,正准备进行第二阶段作战时,毛主席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告粟裕等,指出:
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须避免。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两大集团分开行动时每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集中行动时一次歼敌以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
那个时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全部反对粟裕,认为“作战企图太大太多”……
但是坚持自己意见的粟裕,在再次确定中央军委同意后,竟然完成了第二次作战、又歼灭国民党军5万余人……
需要看到,从1948年9月24日粟裕提出淮海作战方针,到10月11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起草正式的《方针》,国民党军是不断在动态游弋的,特别是邱清泉和黄百韬的变动,明显会影响我军对作战计划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应该被评论为“格局大小”、“认知深浅”,以去贬低粟裕同志。
不论是毛主席还是粟裕,两人都将两淮、海州地区看成是整个战役的关键。
只要夺取两淮、宝邮,将把徐州抛在身后、直接进逼南京,同时威胁徐州后路;而夺取海州,势必将切断杜聿明集团海上逃跑的道路——这些均符合以实击虚的原则。
按照粟裕的计划,第一步作战先打两淮,徐州之敌势在必救,否则于敌而言,两淮、宝应、高邮陷落会直接威胁南京老巢。
徐州之敌加黄百韬兵团共有45万之众,这部分庞大的敌军要救援两淮,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以一两个兵团从南北方向增援两淮,同时坚守徐州,那么极大可能是黄百韬兵团出动增援,加南线部队如李延年兵团共同行动——而在粟裕的计划里已经有“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
如此一来,华东野战军在野战中即有机会仿效豫东战役大量歼敌。
第二种选择,国民党军放弃徐州倾力来援,如若这般,,华东野战军将失去大规模歼敌机会,但可以解放徐州以及海州、连云港一带大片地区。
客观来说,不到万不得已,蒋介石和杜聿明都由于政治上的考虑,断然不会采取这一行动的。
基于此,杜聿明只可能选第一个方案。
由于华东野战军兵力占有相对的优势,我军歼灭其中一个兵团是有极大可能的——尤其是黄百韬兵团,远道来援,便于在运动中将其歼灭。
毛主席的计划只是改变了粟裕的首战目标,并没有改变其战役目的,史学家冒然在后来著书编史时将毛主席和粟裕同志的所谓“大小淮海”相对立,这是不折不扣的历史虚无主义。
毛主席的计划更直接简洁,粟裕的计划则更符合作战原则;粟裕的计划是歼灭来援之敌,我军只选择战场而不选择对手,而毛主席的计划是我军选择对手。
毛主席改动粟裕计划的原因是要求直接的效果,宁愿作战初期困难一些;粟裕的计划则是还要寻找战机,具体打哪一路还要看敌人增援的安排——因此,两人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另外,从毛主席的淮海战役方针来看,他计划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第二三阶段目标是攻取两淮、再取海州,并没有让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大野战军战役上配合作战的意图(非战略上)。
否则,主席应该要求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向徐州方向进军。
因此,主席的《关于淮海战役的方针》与粟裕的淮海战役计划是一致的,均不是南线战略决战计划,而是发展成所谓“大淮海”的基础。
所谓“大淮海”,也正是这样一个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发展起来的动态过程。
6不必用毛主席压低粟裕
拿毛主席的高屋建瓴去压低粟裕同志,这种修史手法是绝对不必要的。
既是辱没毛主席,更是矮化粟裕。
包括淮海战役在内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其总体指挥部署者,毫无疑问,当然是毛泽东主席。
任何指战员都无需去同毛主席在史书上争个高低——如若后来者在笔墨之间注入高低意味,那么一定是有第三者包藏私心。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胸中自有百万雄兵的毛主席共发出408封电报,平均每天4万字的战事指挥令,调拨着大江南北的我军向敌人发起一轮又一轮攻势。
周恩来后来曾说:
我们这个指挥所,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只发电报。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1947年3月时,胡宗南奉蒋介石命令、亲率25万法西斯大军向我延安发动突袭。
迫于战局危急,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这看似是革命的低谷,然而毛主席却始终在与敌人的周旋中继续指挥着全国战场,从未有过信号中断或失联。
在陕北期间,毛主席先后住过37孔窑洞,正是在这些纵横沟壑之间,毛主席与穷兵黩武、裹挟着美国法西斯精良装备的蒋介石进行着一场民心和意志的较量。
窑洞里的毛主席临危不乱、自信吐露:
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整个中国!
毛主席当时在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时指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战争结果证明着毛主席的判断。
山东战场,陈老总和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消灭敌整编72师后,又在孟良崮彻底围歼了国民党所谓“五大主力”之一、整编74师三万余人;
陕北战场,彭老总和仲勋同志率领西北野战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大捷,歼敌1.4万人,随后又在沙家店战役又获大捷,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宣告破产。
“延安换中国”的豪言仅仅两年后,毛主席的预言就变成了现实。
而预言成真的关键,就是规模宏大、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淮海战役是我人民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战略作战,最后以我军的全面胜利结束,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对比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均为以多胜少,唯有淮海战役以少胜多。
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以70余万对国民党军55万,最后歼敌47.2万;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以100万对国民党军60余万,最后歼敌52.1万。
而淮海战役则是解放军以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最后歼敌55.5万。
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战后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道:
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不久,斯大林又对即将出任驻华大使的尤金说:
淮海战役打得好,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少见的。这个战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西点军校专门派出考察团来到淮海战场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
不可思议!
美国参谋学院战斗研究所也认为,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最具决定性的一战,认定淮海战役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场上,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直接指导下,粟裕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不仅创造了战役上以少胜多的奇迹,而且把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均做出史事级的贡献。
战时正在平津战役前线的林彪,也十分关注淮海战况,尤其对几个月前的辽沈战役后期巧施妙计、从自己手中救走了5万余人马的杜聿明逃走又被粟裕活捉的全部细节很有兴趣。
为此,林老总还责怪参谋长刘亚楼未能全面收集好材料。
刘亚楼彼时戏谑:
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
林老总则斥责道:
你这个人啊,说话欠考虑。
首先,我是对所有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第二,我对粟裕同志的了解比你们要全面和深刻。
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
后来,由于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
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捌玖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
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
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再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淮海战役结束以后,全军统帅毛主席深有感慨:
1948年,粟裕提出3个纵队暂不过江是正确的,这样就保证了淮海战役在短时间取得了彻底胜利。
根据李银桥的回顾,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毛主席肯定地指出:
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跋
在粟裕自己的回忆录里,没有写入淮海战役部分,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政界军界议论的热点。
应当来说,粟裕同志本身是极为谦逊的,他始终牢记和恪守毛主席“人民战争”理论的精髓,不邀功、不表功、不彰功,只愿意将战绩荣誉归于毛主席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将士们的奋战。
他早于1945年8月在苏浙军区一次领导干部会上说:
有成绩有功劳的同志,则不应因此市自满与骄傲,而应该一切都归功于党,归功于全体同志。因为革命工作做出成绩,这并不足以自夸,而正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淮海战役结束后的1949年1月20日,粟裕在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又说:
淮海战役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
1949年11月,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专程到北京请示粟裕,与奉斯大林命令到南京了解淮海战役胜利原因的苏联大使尤金说些什么。
粟裕告诉王德,要有“四个突出”:突出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突出总前委常委首长的正确指挥,突出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突出华东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全力支前。
不过,如本文开篇所语,建国之后的诸多状况,让修史评史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现实性”……
粟裕的夫人楚青同志,曾对粟裕秘书鞠开说:
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
为什么粟裕会对淮海战役不写、不读、不看呢?
按照鞠开同志的理解,当时在党内和社会上,有人在讲话的时、在作报告时、在拍电影和电视剧时、在写社论文章时,把淮海战役的历史歪曲了……
比如那部有名的电影《淮海战役》,就引发过许多华野老将士的不满。
再比如某些“传记”,曾记载华野特纵司令员陈士榘、陈锐霆率部驰援中野围歼黄维兵团时“因收到陈毅指示而‘只得’两袖清风归来”——“只得”一词似乎颇为无奈,但事实上早在出发前,粟裕就已有交代:
缴获的武器,一颗子弹也不留,全部交给中原野战军!
1978年7月,后来成为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的石征先与傅继俊等人,为撰写《淮海战役史》还曾专程采访粟裕,一向低调的战神当时竟罕见生怒、愤然直言:
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后来,楚青同志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还从他的小本子里发现过一首粟裕亲笔写的《沁园春·淮海战役》: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
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
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
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
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
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
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
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
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楚青同志当时整理出这首词后,打电话叫鞠开同志过去,说:
首长写这首词,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初稿写出后,他可能嫌潦草,又正正规规地抄写了一遍。
这首词的发现,说明了一个问题:关于淮海战役,粟裕同志还是有话要说的……他是很在乎、很在意的。
根据《毛泽东军事文选》统计,有关“淮海战役”指挥权,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共发出过67份电报,其中27份注明“粟张并告刘陈邓谭”,足见粟裕在整个战役中的重要地位(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第S卷)。
党的十八大后,狠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正本清源成为了舆论主流风向。
以中央电视四台《国家记忆》栏目播出的两集电视纪录片《决战淮海》为典例,就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指挥淮海战役决战的特写镜头主要是粟裕,还有刘伯承,这基本符合真实的历史。
文章的最后,引述两段话: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
—— 2013年6月25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
—— 2013年7月11日在西柏坡考察时的谈话。
【文/欧洲金靴,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金靴文化”,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