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人们洒下了热泪:马克思在1883年
1883年3月14日,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操劳一生的马克思溘然长逝。140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在中国,马克思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理论界学术界以外的读者未必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细了解。这里,我们通过“马克思在1883年”这个窗户,重温一下马克思的不懈奋斗、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年末岁首的活力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十九卷附录《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记载,1882年底到1883年初,马克思住在文特诺尔。这是英国南部小岛怀特岛的南部沿海地区,是英国著名的休闲疗养胜地,马克思1881年底到1882年初就曾与小女儿艾琳娜在那里疗养过。他在从事《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第三版的准备工作。《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于1867年出版,第二版于1872年出版。1882年11月11日—23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法国工人党状况交换意见,对盖得和拉法格在同可能派的斗争中所犯的策略上的错误进行了批评。12月8日,马克思通过恩格斯,建议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揭穿瓦格纳-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利用普鲁士国家矿场对待工人的材料作为开端。1882年11月,马克思密切关注马·德普勒所做的电能远距离传送的实验,要恩格斯也注意这些实验,并且征询恩格斯的看法。他还阅读奥斯皮塔利埃的著作《电的基本应用》。12月17日,马克思阅读恩格斯的手稿《马尔克》,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他高度肯定该篇文章。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后来不仅作为1883年德文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附录出版,并转载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报》上,还以《德国农民。他过去怎样?他现在怎样?他将来会怎样?》为标题出版了单行本。
1883年初期的情况,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最后的两封书信略知一斑。这两封信一封是给恩格斯的,一封是给小女儿艾琳娜·马克思的,时间都是1月10日,都是从文特诺尔发出的。
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是对恩格斯头一天的信的回复(所以,有些内容要联系恩格斯的书信来理解),篇幅不短,内容丰富。它主要分为公事和私事两大方面。
公共事务方面主要有两件。一件是关于《共产党宣言》序言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底到1848年初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宣言,社会影响很大。由于各种原因,《宣言》直到1872年德文版才有序言。后来,还出现了6篇序言。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人民国家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的中央机关报)编辑阿道夫·赫普纳(1846—1923)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为他即将翻印的《共产党宣言》专门撰写一篇序言。跟恩格斯一样,马克思对这种匆匆忙忙、蛮不讲理索要序言的做法很不满意,但是又不便拒绝,于是采取了这样的态度:或者使用1872年德文版序言,或者使用1882年俄文版序言,或者“如果他认为没有我们专写的新序言就不值得翻印《宣言》,那末,他自己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怎么办最合适,就让他怎么办吧。”另外一件是关于《资本论》出版、印刷和销售情况的。德国(汉堡)出版商奥托·迈斯纳(1819—1902年,出版过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1872年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1882年底他向马克思报告《资本论》的销售情况:1881年的销售情况不好,但1882年《资本论》将会售罄。马克思戏称迈斯纳是“可怜虫”,估计是生意不好做,加上马克思又长时间沉默(这里的沉默估计主要是迟迟没有表明是否将《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继续交由迈斯纳出版),这使迈斯纳不安。马克思向恩格斯调侃说,穆罕默德终于向迈斯纳降临了(估计是马克思准备同意让《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继续在他那里出版)。但马克思还要等一等,正如他在信中跟恩格斯说的:“可惜我还不能寄一包校样去,这是他更想要的东西。”由于长期被软禁在家,特别是由于经常恶心,马克思不能尽快地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校样进行校对。但他自信地告诉恩格斯:“我想只要耐心和严以律己,还是会很快重新走上正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