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批判】孔子的唯心主义和墨子反对孔子学说的斗争(下)

2025-02-20 289 0
作者: 工人理论学习组 来源: 工农兵大道

图片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左右。他做过宋国的大夫,在宋国活动的时间较长。现存的《墨子》这部书的主要部分是墨子本人的思想和活动的可靠记载,由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战国末期墨者的著作,对墨子的思想有所发展,在反对当时的诡辩论的斗争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是汉初者研究攻守战术的作品。墨子本人是一个劳动生产者,做过工匠。他有时自称为“贱人”,有时自比为农村“依附的农民”(宾萌)。后来由工匠上升为知识分子的“士”,并成为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本人博通当时历史文化的典籍,他的弟子接受他的教育后,不但组成了一个思想统一的学派,并且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的社团。这些弟子被墨子推荐到各诸侯国参加政治活动,墨子死后,这个社团仍存在了一段很长的时期。

图片

  墨子的活动时期正处在春秋战国之交,是奴隶制度逐渐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的时期。当时奴隶主统治的政权虽然在崩溃的过程中,但并没有完全崩溃,特别是做为奴隶制度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于其体系比较完整,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许多诸侯国中产生和保持强大的影响。因此,做为小生产者代表的墨子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集中对孔子的思想体系进行斗争,反对孔子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天命论。因此在这一段时期, 儒墨两家思想的斗争最为突出,并都被后来的人称为这一时期的“显学”。但这个阶级由于处在分散状态和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在这个大变革过程中,又不可能成为一个领导的阶级,因而做为这个阶级代言人的墨子,仍旧接受封建主等级制度的影响,他的思想也仍旧是属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只是为封建制度开辟道路的。墨子既然代表了劳动生产者的利益,虽然他的思想体系没有超越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体系,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某些残酷压迫现象和封建主之间的争夺兼并战争,也同样进行抨击,只是这种抨击始终限制在改良主义的范畴以内,企图依赖新的封建主阶级中开明的统治者,采取和平的方法达到目的,这完全是可怜的幻想!

图片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政治思想

  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做为衡量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的标准。他所谓的“利”就是“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尚贤上》),也就是国家的富足,人民的繁庶,政法的清明。做到这一点的人他就认为是“仁人”,破坏这种事业的人就是“恶人”或“贼人”。墨子认为,人民不但要求生存和温饱,而且要求子女的繁庶和幸福。但是当时许多统治者,对内驱使人民很劳苦,剥削人民很厉害,使无数的人民饿死冻死,统治者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兼并其他国家的土地,使无数的人民病死战死。这些统治者又极端荒淫,“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辞过》),统治者霸占了很多青年妇女,使天下许多男子不能结婚、生育子女。这一切破坏了人民的繁庶和幸福。人民穷困不堪,死亡相继,天下异常混乱。“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兼爱中》),这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相互残杀争夺的政治局面又进一步造成劳动人民的穷困和死亡。因此,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即“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兼爱下》)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