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早、寒春——跟随毛泽东转战的美国人

2018-12-03 3081 0
作者: 缪平均 刘文强 杨普秀 来源: 党史纵横2018-1

  阳早和寒春是一对美国夫妇,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吃小米,住窑洞,饲养奶牛,转战陕北;在陕西北部的三边,他们参加了创建新中国牧场的工作;在西安附近的草滩农场,他们同中国工人一道建设畜牧机械化;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他们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40多年的光阴,数万里征程,这两位美国朋友在中国广阔的田野上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播下了友谊的种子,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称颂,人们亲切地称他们是“咱们的美国老乡”。

 

  “到中国去!”

  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191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阳早以做临时工所挣的一点钱作为学费,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学习农业。由于自己和家庭的苦难经历,阳早对美国统治阶级宣扬的资本主义的“神圣”、“美好”十分怀疑,转而对资产阶级拼命攻击的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正在这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记述红色中国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问世了。阳早和同宿舍的韩丁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他们激动地说:“人家不光讲革命道路,还真的发动群众,搞起了革命斗争,真了不起!”他们的目光渐渐地集中在毛泽东头上戴的八角军帽的红星上面,心里燃烧起炽烈的希望之火。两个朋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应该到世界的那一边看看,到中国去!”

  1945年上半年,韩丁来到中国。在山城重庆,他见到了正在参加国共谈判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毛泽东和韩丁亲切交谈,问他为什么到中国来,来中国之前是搞什么的?还询问了一连串关于农业的问题。回到美国后,韩丁以激动的心情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告诉了阳早。阳早听后非常兴奋,立刻变卖了自己的家当,准备前往中国。但由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敌视政策,公开去中国解放区显然是不行的。在朋友的帮助下,阳早参加了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救济总署,到中国去做救济工作,身份是救济总署的奶牛专家。

  阳早去中国的消息,传到了韩丁的妹妹寒春那里,寒春原名琼·辛顿,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先在纽约州立大学学习3年,后又到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专攻原子物理,参加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工作,是成绩优异、为数甚少的年轻女物理学家之一。寒春也很向往中国,积极赞助哥哥和阳早的行动,但她又舍不得离开她的加速器。阳早准备去中国了,寒春在华盛顿为阳早送行。“再见,祝你一帆风顺!”寒春握着阳早的手说。“谢谢,祝你取得更大的成就!”阳早也热情地祝愿寒春。两个都憧憬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和美好未来的青年,在华盛顿的秋风中分手了。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