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 胡勇:“草地密电”辨析之风波何处乍起?
党中央与张国焘在“北上”与“南下”的战略方针的抉择上产生重大分歧的同时,关于组织路线上的分歧也随之滋生:两河口政治局会议在一致通过了“北出陕甘”的战略方针的同时(包括张国焘在内),实际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责成常委、军委解决统一指挥问题[15]”、“国焘同志是常委,是军委负责的一个[16]”,但张国焘却并不满意。
而且,他很快就将这种“不满意”,在红四方面军干部中传递、散播和扩大了。
两河口会议结束后的6月30日,张国焘启程回理番(今理县),林伯渠、李富春、刘伯承等所率的中央慰问团与之同行。7月2日,张国焘将同行的中央慰问团安排在距杂谷垴约20里处关口村红军大学住宿,自己则先行去了杂谷垴(或理番县城薛城镇)[17]。当晚21时,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中革军委,对松潘战役部署提出建议,大意是松潘战役可由红四方面军担任主力,“一方面军可以占阿坝一带,创造后方,暂休息补充,作四方面军预备队”[18]。
这个联署电报是否是张、陈、徐三人在一起商量后签署的,是在何处发出的,目前尚难作出最后确认。根据林伯渠次日的日记记载,因为杂谷垴是红四方面军后勤部门和中共川陕省委所在地,慰问团到达这里后,决定林伯渠留在这里慰问红四方面军同志,李富春、刘伯承则前往东门外去看望徐向前、陈昌浩:
七月二日,晴,早六时行(注:从大秋地出发),行约八十里到关口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宿营。
七月三日,晴。午前十一时抵杂谷脑,部队及番人群众均列队街口欢迎,午餐后伯承、富春赴东门外访徐、陈、原总兵站部部长吴先恩。余留此。[19]
这里的“东门外”是一个极易产生误读和混淆的地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也跟很多研究者一样,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东门外”,指的就是杂谷垴或薛城的东门之外!笔者曾经查阅过《理县县志》和《理县地名录》,也曾到当地寻访群众,始终没能找到这个“东门外”。后来想到此间县治在几十年间多有变化,于是又查阅了相关邻县的地名录。最后终于发现,这个“东门外”实际上是一个当年属理番县而现已归汶川县龙溪乡辖一个村寨名!现名为东门口村或东门寨,“东门外”得名之缘由是因为这里曾是古霸州城的东门之外。这个地方距薛城20公里以上、距杂谷垴(今理县县城)40公里以上,距岷江畔的威州(今汶川县县城)约10余公里,距茂县县城约60公里。[20]
这个村子,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曾经提到过——只不过徐的称谓是“下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