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下背影:为几个“大知识分子”画像
【一】
真乃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已渐行渐远的上个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个人性考验的时代,内有有很多趣闻,其中的张申府资格很老,早年成绩也不凡:是中共三个主要创始人之一,张国焘由他介绍进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周公由他介绍加入中共,又与周公一起介绍朱德加入中共。他的夫人叫刘清扬,也是个女名流。张申府几次担任北大图书馆代主任,1918年毛教员正乃其登录室之工友,故解放后已做了领袖的毛教员与人说过:“他是我的顶头上司。”
不幸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皆有一个通病—一俟机会便爱揭别人疤瘌,却不会替他人护“短儿”。张申府这人本事不在,却活得很长,便有了他在毛教员去世后大扯其:“那是五四时期,毛泽东在我属下工作,解放之后,他到处说‘张申府的老板面色很难看’。因为他忘不了我有一次要他重新再填写一叠图书卡片”之类的话儿。
毛教员果真是这样的人么?若心胸如此狭窄,那他是怎样让众人信服,继而率各路英豪夺取全国政权的?张申府这个大知识分子想没想过?他倒算是有前科的人了,早在法国时,因摆老资格,闹独立,曾被周恩来领导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除名;又于1924年回国后,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并担任蒋中正的德文翻译,连蒋也烦他,不久一脚给踹了。仅这也罢了,可他又于蒋家政权风雨飘摇的1948年,当中共“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际,不合时宜地写了——《呼吁和平》大文,指手画脚唠唠叨叨,企盼中 共当农夫去同情那条冻僵的毒蛇,一时使得中共和民盟情绪目瞪口呆、强烈反弹……
连因嫌他投靠国民党,毅然与他老人家登报离婚多年的刘清扬,时也公开撰文讨伐他,说他鬼迷日眼、没皮没脸的。
1949后,人民当主,百废俱兴,张一时被“分流”“下了岗”,一日三餐也成大问题,他又不会搞别的,更不可能去做人力夫、或路边摆个小烟摊之类,只得涎着脸皮托人反映到政务院总理周公处,周念旧情,也了解他的这个“老上司”,遂吩咐把他安排到国家图书馆了事,拿份薪水,养家糊口,算是有个交代——也是重回到了他的老本行。
这又算甚么玩艺儿呀?
【二】
延安时期,是毛教员各方面特别是理论上趋于成熟的时期——那年头的他,蓄长发、中分抹,目光深邃面容清癯,讲话底气十足,嗓音呈高亢状,高八度以上,吟诗讲话抑扬顿挫极富激情;与同他的禀性般,作报告和讲话的姿态也卓尔不凡。穿着补着补丁的灰军服,索性就不扣上衣,一手叉腰,一手挥舞,不时掰开指头,借以进一步阐述他要讲的革命道理。因为有些弓背,上身就顺势朝前倾——颇有苏维埃早期列宁之遗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