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夫少将与《英雄儿女》
陈亚夫,1914年出生,河北省满城县人。原名陈凤元。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
(一)
陈亚夫曾在保定地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陈亚夫历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第10大队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易县支队副政委、45团政委、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6旅政治部副主任。
(二)
抗战胜利后,陈亚夫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随营学校副政委、政委、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4旅政治部主任。
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8纵队23旅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9兵团65军194师(属主力师),陈亚夫任194师政委。
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9兵团(辖第63、64、65军)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陈亚夫任第65军194师政委。
有资料显示:陈亚夫曾任第19兵团65军独立31师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陈亚夫参加了黄土岭战斗和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
(三)
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成立,陈亚夫任第19兵团65军194师政委。
1951年2月,陈亚夫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65军194师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8月,巴金来到朝鲜前线,到第65军采访,恰好1953年1月陈亚夫升任军政治部主任,巴金就在他的介绍下,即到张振川团采访。张振川除介绍全团指战员英勇杀敌的战况外,还把赵先有烈士视死如归的情景说给巴金。作家激动不已,随后又赴赵先有生前所在的6连进行多次采访,写出小说《团圆》。小说发表后,引起当时主管电影的夏衍的注意,文化部遂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搬上银幕。长影最终敲定由武兆堤执导,由曾任总政副主任傅钟上将秘书的毛烽编剧,制作成家喻户晓的《英雄儿女》。
(四)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说一下赵先有的事迹,以缅怀这位王成式的英雄:赵先有是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的副指导员,在1952年10月期间负责在67高地的防御任务,这个67高地距板门店仅五公里之遥,那时谈判的帐篷都搭起来了,美韩部队为在谈判时争取主动,发动了被我攻占的67高地的进攻,赵先有带领战士们牢牢固守山头打退敌人17次疯狂进攻,后来阵地上就剩下双目炸失明的他和小通讯员刘顺武,他们用牺牲战友的各种兵器不断向攻山头的敌人射击、投弹。后来眼看抵挡不住,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赵先有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要求炮兵向自己阵地射击。
当时团指挥所里的张振川团长听到呼叫,心里矛盾极了,心想我们的大炮怎可以向尚有自己战士战斗着的阵地开炮呢?当时,团指挥观望所甚至能看到赵先友与通讯员刘顺武和敌人拼杀的身影,直至后来,眼见他们四周被敌人包围后,赵先有又用步谈机向指挥所呼喊着“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不久,阵地上响起了一阵急速手榴弹的巨大爆炸声,使敌人的进攻完全沉寂下来。团长张振川和炮兵首长交换意见后,决定用炮兵群的火力,以连续的五发急速射,打向在赵先有阵地前乱窜的敌人。反击部队也在这个空隙冲上67高地,才发现赵先有和通讯员刘顺武已经和二十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赵先有和他的连队立特等功,并授予该连“英勇顽强,守若泰山的钢铁连”光荣称号;19兵团为6连的刘顺武等三人立一等功……
1953年10月回国后,陈亚夫任仍任第65军政治部主任。
1961年,陈亚夫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任第65军副政委、石家庄步兵学校政委、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政委、第一外国语学院政委、总参谋部三部副政委。
陈亚夫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7月1日,陈亚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夫人,李军;子女,陈冀宁、陈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