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开始,红军队伍没有经济来源,庞大的军费究竟是怎么来的?

2023-10-30 4745 1
作者: 老兵读史 来源: 新青年8341公众号

  毛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队对于一个政权建立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自打我军成立以来,就秉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方针政策,可吃饭穿衣是人的基本需求,哪怕是我党的军队也不例外。

  那么在我党军队刚刚成立初期,一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二没有丰裕的物质基础,那这庞大军费支出,到底该是从何而来?

  1、三湾改编,官兵一致

  1928年,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队伍胜利会师,一同前往井冈山。

  此时的队伍中,毛主席秋收起义带领了1000余人,朱德等人的南昌起义还剩下有800余人,湘南扩充的农军将近有一万人,再加上井冈山本地的一些革命武装队伍,此时在井冈山上,是一支多达一万两千余人的庞大武装力量。

  而这支武装力量,也被合编改名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军费问题就成了当时一穷二白的红军首先需要解决的事务,可在起义过程中所募集的以及从反动派手里抢夺出的军费,实在是难以支撑一万人的军饷费用。

  然而在当时的井冈山,居然没有出现过因为军饷所引发出来的问题,难道共产党队伍的穷是装出来的吗?

  这就不得不提及毛主席的天才构想——三湾改编。

  当时毛主席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领部队往井冈山方向撤退,但此时的革命队伍中的士兵士气十分低落,中途经常有士兵逃亡的,甚至还带有着军阀习气,尽管我军当时严令禁止抢夺老百姓的东西,但这种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在当时,一些条件好的队伍军饷可以发到12元,而毛主席的队伍只能发到3元,这样就经常会导致队伍中的战士溜走;可如果发12元的军队如果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调低了军饷,就会引起士兵的哗变。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毛主席决意对军队进行整改。

  就是在三湾改编中,毛主席废除了“军饷制”,转而用极具创新意义的“供给制”,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给军队的士兵一律发放伙食费,每名战士每天发放菜金5分钱,每月发放零用钱2元,官兵一体,一视同仁,可以说是开创了革命军队供给制的先河。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历史意义相当重大的行军记录: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筹款要归公,不拿老乡一个红薯。而这也是后来军队三大纪律的前身。

  但井冈山此地,地处深山之中,崇山峻岭,山林茂密,称得上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其外,井冈山离周边国民党占据的城市甚远,这也就意味着国民党在此地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十分满足毛主席对于“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这一原则的设想。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