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版本的麻烦——杜聿明被“校长”哄上了套

2025-02-16 393 0
作者: 双石 来源: 双石茶社

  然而历史却在这个要命的关头留下了一笔糊涂账。

  因白崇禧、宋希濂等人拒绝到徐州“剿总”就任,于是蒋公又想到了听话而又能干的杜聿明。因杜此间正在葫芦岛组织东北残军撤退,蒋又派作战厅副厅长许郎轩携带着“徐蚌会战计划”去葫芦岛,向杜征询意见并督请杜到徐州指挥。而据杜回忆,他所见到的《徐蚌会战计划》,与徐州“剿总”得到的《徐蚌会战计划》,竟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杜长官得到的版本,基本上就是在国防部研讨会上被废弃的第二案——“守淮案”:

  ㈠方针

  我军为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击破共军攻势,达成“戡乱建国”之目的,着将徐州“剿总”所属各兵团及绥靖区各部队主力移至淮河南岸蚌埠东西地区(包括临淮关、怀远、风台间地区),占领阵地,以攻势防御击退对方之攻击,相机转为攻势,予以歼灭。

  ㈡任务及行动

  ⒈以某兵团之一部守备徐州、贾汪、掩护主力转移。

  ⒉各部队行动;⑴新安镇附近之第七兵团经五河、临淮关附近转进。⑵徐州附近之第十三兵团、第三绥靖区经褚兰、固镇向蚌埠转进。⑶徐州以西黄口、虞城附近之第二兵团经涡阳向怀远附近转进。⑷柳河、商丘附近之第十六兵团及第四绥靖区经蒙城向海河街、风台间地区转进。⑸总部及直属部队经津浦路向蚌埠转进。

  ⒊各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应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工事。

  ㈢指导要领

  ⒈各部队在行动期间自派警戒,掩护主力安全撤退。如遇小部队袭击,应迅速击破,继续向目的地转进。

  ⒉如遏共军大部队来犯,则以一部掩护主力迅速向目的地转进。

  ⒊徐州、贾汪守备部队在主力转进期间,如遇攻击应利用既设工事,努力抵抗,争取时间,待主力脱离威胁后再行撤退。如我军主力撤退后对方尚无攻击行动,仍应继续守备并确保徐蚌间铁路交通[1]。

  杜长官属于国军将领中的“大多数人”,看了这一计划后觉得尚不离谱,所以“基本上同意将主力集中于蚌埠附近与解放军决战”。但却因“怕背放弃徐州之罪名,受国民党舆论的指责,对于个人不利”,于是又搬出要“指挥葫芦岛部队的撤退”的理由来拖延去徐州就任之时日。打的算盘是“预计在葫芦岛国民党军撤退完毕时,徐州附近的国民党军亦可以撤到淮河附近,然后我再到蚌埠去指挥。”[2]

  这太令人费解了!这要么是杜长官记忆有误,把两个“会战”的版本记错了?要么是这几天被下属给拒绝怕了的蒋公知道杜长官属于“大多数”,为把这位好学生哄来套上徐州“剿总”这辆谁也不愿意套上的破车,干脆就看菜下碟——甭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儿哄过来再说?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