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黎明前的黑暗——8.16福清解放纪实
1949年8月16日,闽江口的一座重要县城——福清,坚持“二十年红旗不倒”的我党地方游击武装,终于与南下大军汇成钢铁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迎来了人民解放。
1949 年2月初,中共闽浙赣省委在南平上溪村,把所属各游击武装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归华东军区序列。闽中工委也将所辖的各县武装队伍一千八百多人集中起来,在莆田大洋举行整顿誓师大会,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陈亨源①任副司令员,林汝楠②任副政委,康金树任参谋长,俞洪庆任副参谋长。
整编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闽中支队,下辖莆田、福清等七个县中队。支队司令部印发关于发动群众反“三征”的布告,号召被压迫人民起来组织“抗征队”,粉碎反动政府的“一甲一兵”阴谋;宣告地方反动军政人员,立即停止作恶,实行“罢征”,将功赎罪,执迷不悟者,定予严惩。这张布告,对闽中地区人民鼓舞很大。
1949年2月20日,俞洪庆由闽中支队司令部返回福清县,在云中洋召开有一百多人参加的扩干会。会议决定组织农会、民兵,筹款、筹枪,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开展武装“三抗”斗争。全县成立东、南、西、北、还增加渔溪等五个区,开展反“三征”减租、减息、组织农会、民兵等运动。
右起:何本魁(福清游击大队第一中队长)、俞洪庆(中共福清工委书记兼首任县长)、
郑书程(闽中支队分队长)、薛飞洪(警卫)(存于福清市博物馆)
2月29日,人民解放军闽中支队在黄国璋、陈亨源、俞洪庆带领下,先后打下渔溪镇、莆田涵江镇,分别在莆田、福清等地发动群众近万人,打开国民党粮仓八个,分给贫苦人民数万担稻谷。
二月底,俞洪庆还给在闽侯七里(青圃、兰圃、坊口一带)开展工作的郑书程③下达一个任务:向大地主“借”黄金二十斤,用于购买武器,以充实闽中支队和福清、林森(闽侯)县武工队装备。郑书程和七里游击队拘押了青圃村大地主林歞狮,三天就借到黄金二十斤五两。中共福清工委在云中洋收到黄金后,通过关系购买捷克式轻机枪二挺,冲锋枪三把,托姆森一条,驳克枪半打,各种子弹八千多发。
林森(闽侯)县兰圃村大地主恶霸林柯锬,利用农历2月14“迎神”节日,演戏闹节3天。特请驻扎沪屿乡的县保安队长刘兆春及其随带兵丁队伍一行,试图恫吓民众。俞洪庆获悉情报,当即决定:趁保安队在兰圃祠堂看戏之机,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一举歼敌缴枪。派出福清武工队陈振标④、沈祖夏⑤、郑书程等9名队员,另有当地游击队员黄建国等3名配合,乔装打扮成看戏群众。当场击毙保安队长刘兆春和兵丁5名,伤敌3名,缴获捷克式轻机枪1挺、长短枪10多支、子弹几百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