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谈谈人民公社时期的问题与人民公社的问题


  对于人民公社,许多人分不清是人民公社的问题还是人民公社时期的问题,许多人实际上是把人民公社时期的问题当作了人民公社的问题,并以此来否定人民公社的实践。

  什么是人民公社时期的问题呢?

  我国人民公社的25年时间,恰好处于我国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国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了如下特殊发展阶段:

  1、我国农业和农村由原始种植状态向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转变的过程;

  2、我国整体处于从一个农业大国向一个工业化国家转变的过程;

  3、我国人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到逐步放缓增长的发展过程。

  4、我国社会性质由半封建的社会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

  在这四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的问题属于人民公社时期特殊发展阶段的问题,而只有第四个问题属于人民公社本身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人对人民公社抱怨的问题,客观上属于以上述三个特殊发展阶段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事实上,前三个方面的问题会随着这些特殊发展阶段的结束而自然消失。而人民公社本身的问题,则有待于它的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得到解决。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种误解。

  一,吃不饱饭的问题。

  这一问题既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有关系,也与我国农业由原始种植状态到现代化转变过程相关。

  “人民公社好,就是吃不饱”,这句话听起来的意思,就是因为建立了人民公社体制导致了吃不饱饭。但事实上在经过“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调整后,人民公社形成了以生产队为基础、以公社各方面服务系统相结合的体制之后,我国粮食生产从1965年起,随着农田基础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的展开,就开始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上升通道,而且越是往后,增长的速度越快。而之所以存在“吃不饱”的问题,原因在于我国人口的增长在从1963年到1974年期间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了2.00%,其中增长最高峰的是1966年到1971年,增长率在2.57%-2.79%之间。这是我国人口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粮食增长速度,因而产生了吃不饱的问题。而从1972年开始,我国人口的增长率明显出现了递减趋势,从1972年的2.46递减到1984年的1.31。因此,这吃不饱饭并不是因为人民公社的粮食生产不行,而是因为人口增长处于我国历史高峰的特殊发展阶段形成的特殊现象。

  二,“生产队时期 ,为什么人们总是贫穷呢?”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是贫穷的,这几乎是一致的看法。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