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用史诗精神礼赞伟大的民族史诗


1.jpg

用史诗精神礼赞伟大的民族史诗

——评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文学艺术如何表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党中央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表现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开掘中华民族的历史富矿方面有所作为。我们的眼光不能老停留在离我们距离较近、看得见的故事上,还要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来表现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和辉煌,来思考我们伟大民族恢弘的文化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也才能真正作为一个站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因此,如何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开掘我们的优秀传统和灿烂文化上有所作为,这些年一直是所有有情怀、有追求的艺术家们的共同愿望。如果讲成就的话,刚刚推出的大型史诗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就是这些年来关于这方面取得成就的总代表。这是中国自己的英雄史诗。

2.jpg

  如何评价这部具有史诗意义的表现史诗题材的作品?有评论说,这是迄今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把《格萨尔王》搬上银幕的电影,因此它具有弘扬世界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早就有的一桩宏伟夙愿,也是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以来的一大遗憾。《格萨尔王之磨炼》的问世,既完成了中国数代电影人的一大夙愿,又弥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大空白,是一部开拓创新之作。

  我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中国电影人用艺术形式回答了关于中华文明“有无史诗”的这样一个多年争论的焦点话题。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用精致无比的制作,用大气磅礴的叙事,用气壮山河的宏伟历史,用巍然如昆仑的英雄形象向世界宣告,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辉煌灿烂的伟大史诗。《格萨尔王》向世界宣告,一切凭借话语垄断认为,必须用西方话语标准来评判是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长久以来,由于西方话语权的垄断地位,文学界、史学界一直有一个关于中国“有无史诗”的争论。按照西方话语的评价标准的影响,中国文化就没有“史诗”。这个话,不仅是西方理论学术界这么说,包括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些很有影响的研究者,也对我们有无史诗心存疑虑。在这个问题上,到如今还是一个被搁置的有争议的问题。今天我们暂不讨论这个学术问题,就电影说电影,我认为,作为产生于中国西部沃土的这部以民族史诗为底本拍摄的大型动画电影,不仅用事实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也给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