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妈妈》:电影何时摆脱“伤痕”幽灵?


  观众陷入了困惑,他们不明白,折磨这对母女的,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呢还是早年拒绝父亲所导致的愧疚?!

  01

  因为奚美娟获得本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关系,专门找来这部《妈妈》(2022)看了一遍。

  我发现,和传说中的主题为母女情或关爱阿尔茨海默症病人不同,这部电影简直是一部惊悚片。

  早年投水自尽的父亲阴魂不散,始终在母女身边徘徊。

  最后一组镜头,令人细思极恐:

  母亲蒋玉芝(吴彦姝 饰)换上一件古铜色的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旗袍,推着轮椅上患了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冯济真(奚美娟 饰),宿命般地走向大海。

图片

  一个疯女人对她们喊“走了就别回来了”,接近海边时,另外两个女人从她们身边跑过,喊着“涨潮了!涨潮了!”

  母亲和女儿在海边翩翩起舞,海水淹没了她们的脚髁,母女相拥,流下了眼泪。

图片

  这时,出现了从水面下望向她们的主观镜头,无疑,这是父亲的幽灵在窥视。他急不可耐地等待她们的到来,浪花代表了他期待、雀跃的心情。

  接着,是从空中向下俯瞰的镜头——海滩上空空如也,只有黑黄色的沙子、蓝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泡沫,没有了母女的踪影。

图片

  02

  《妈妈》有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故事,两位老艺术家——吴彦姝和奚美娟——的表演也无可挑剔。

  故事开始于2014年。

  65岁的女儿照顾85岁的母亲,她们都是退休教师,生活优裕,独门独院,品味优雅。

图片

  不久之后,女儿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开始失忆。母亲调整状态,坦然面对,重新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

  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是励志温情的故事,为什么却有一个惊悚的、令人不安的结局呢?

  原因就在于,在励志温情的背后,包裹着一个老套的、被不断重复了四十多年的“伤痕”故事:受了迫害的父亲深夜归来,女儿坚信他是坏人,不肯开门,绝望的父亲遂投水自尽。

  母亲在一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影片没有交代。

  阿尔茨海默症使女儿像被催眠那样直面被深埋在潜意识中的这一“罪恶”,她告诉母亲(此时已不能认出她是谁)说自己“杀过人”,母亲眼含泪光,满面自责,想来她当年也是在“助纣为虐”,甚至干脆就是她指使女儿拒绝开门的吧?

图片

  这段情节,有点像2014年张艺谋执导的《归来》续篇,这也意味着,《妈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故事。

  但这样一个“伤痕”内核,却损害了这部电影,因为观众陷入了困惑,他们不明白,折磨这对母女的,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呢还是早年拒绝父亲所导致的愧疚?

  03

  从唤起公众关注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角度来看,《妈妈》其实很不成功,甚至有误导性。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