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再说《亮剑》之

2023-11-26
作者: 牛戈 来源: 牛戈文草公众号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亮剑》推崇备至——其中之一是因为相当多数的观众下意识地认为“反传统的就是真实的”,而《亮剑》很好地抓住了这一心理,以致形成共鸣。

  在反传统这方面,《亮剑》的确开创了许多先河。

  国民党旧军队中,军事长官一个人说了算。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一样,红军时期,不论军事的政工的,都是政委拍板。到了抗战时期,政委的权力有收缩,但在部队中的话语权仍然大于军事干部。但在《亮剑》里,给人看到的就是李云龙一个人当家,被塑造得像个山大王一般。作为一贯坚持党指挥枪的中共军队题材的电视剧,这样的表现是以往看不到的。

  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上,走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打仗就是靠军队,很少有民众参与其中。但中共坚持的敌后战场不一样。毛泽东、朱德都曾反复强调,鱼儿离不开水。所以在以往的抗战题材文艺作品中,县委、区委、武委会、妇救会等占去很大比重。但在《亮剑》中,这些统统看不到。表现八路军,单纯的只有军队而没有地方干部和群众组织,这也是以往的同题材文艺作品不曾有过的。

  国民党军中的称呼,是弟兄、弟兄们,这是旧军队中的言语符号。为与旧军队相区别,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摒弃弟兄二字并坚决抵制,统称同志。这是我人民军队的特色,是区别于国民党旧军队的言语标签。所以,以往文艺作品中表现我军,绝对没有称弟兄们的。但《亮剑》中不称同志们,称弟兄们,而且是高声高调。这反传统的尺度,前所未有。

  国民党军队中派系林立,兵归将有,所以你想让他牺牲本部保友军保全局难上加难。人民军队中则不同,湘江之役中的红三十四师、中原突围中的皮定均旅等,都因牺牲本部保全局被载入史册。在这支军队中,能担此重任被视作无限荣光,争先恐后。但《亮剑》中的独立团一点亏也不能吃,让独立团牺牲而保其他部队,门儿都没有。如此塑造一支八路军团队,刷新了认知。

  在旧军队中,这个军长那个司令的,动不动说这是我的队伍,这是我的兵。可在人民军队里,都只会说共产党的队伍,毛主席的战士,谁听到过说这是我彭德怀的队伍,这是我刘伯承的兵?没有,不可能有,这是犯大忌的。但在《亮剑》里,“我李云龙的兵”、“我只认李云龙”等等高调出现。你啥时候看到有过有如此反传统的表现。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与其说这是反传统,倒不如说这是颠覆。啥叫颠覆?在这里,颠覆,就是把真的变成假的,把假的变成真的。更多的观众认为《亮剑》才是真的,《亮剑》所表现的,才正是以前《红日》《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等作品中故意隐瞒或回避的真相。

  如此之多、如此之大、如此颠覆的表现,让极少数观众感到愤怒的同时,却给了极多数观众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它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亮剑》表现的那些令多数观众耳目一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就是新东西呢?是不是就是我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真相呢?

  不是。

  《亮剑》赋予李云龙的那些东西,草头王形象、一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制作风、不受约束的自由主义行为等,一点也不新鲜,那都是冯玉祥、张宗昌等旧军阀玩剩下的东西。这些军阀身上的东西,在我军初创的二三十年代,也曾经存在,但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极力反对并加以克服的。经过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到四十年代延安整风后,已经完全杜绝。从此,人民军队与旧的军队彻底区别开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军原则,创建了自己独特的工作与生活作风,像李云龙那样的痞子气、军阀作风和自由主义行为等被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但《亮剑》的粉丝们不懂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没见过的就是新鲜的。就像改开之初很多无知少女穿着从洋垃圾堆里买来的妓女服装招摇过市还顾盼自炫一样,就像很多明星大腕重又将吸毒嫖妓当作时尚一样,就像已经绝迹了一百多年的婚丧陋俗重又被当成新潮抬了出来一样,对于早在延安时期就被杜绝了的那些旧军队中的破玩意儿,因为不曾知道而感觉新鲜,《亮剑》这般把腐朽当新奇,就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股子好奇心和观赏欲。

  《亮剑》以颠覆人民军队的历史作代价,赢得了无知或少知的多数观众的力挺,从而赢得了票房。

  (正文完)

  此文发出后,有多人提出多个问题,择其主要者回复如下:

  1.《亮剑》所谓的成功,体现在哪里?

  有些人说《亮剑》就是爽剧,有道理。的确爽,还不仅仅是孙立人活埋1200日俘的那样爽,也不仅仅是抗日奇侠手撕鬼子的那样爽,更主要的是没有党委约束一个人说干就干的利落劲,是山大王似的老子想怎么就怎么的荷尔蒙爆表的男爷们形象。

  但也就是在爽的同时,不知不觉间被洗了脑。

  对于绝大多数不了解我军历史的观众来说,《亮剑》悄然无声地取得了至少以下三个成功:

  一是成功否定了党指挥枪这一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二是成功混淆了人民军队与国民党旧军队的本质区别;

  三是成功贬低了古今中外独具特色的我军政治工作与政工干部。

  《亮剑》以明红暗黑的阴招,毒害了一大批无知或少知的观众。

  2.为什么说《亮剑》是明红暗黑?

  《亮剑》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说过不要党指挥枪,可整剧给人以强烈暗示,政工干部有碍而无宜,没有党委反而指挥更顺畅;

  《亮剑》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说过不要党和军队的纪律,可整剧给人以强烈暗示,服从是傻B,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才能得胜利;

  《亮剑》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说过不要党性,可整剧给人以强烈暗示,一个人说了算的豪气、霸气、痞子气,那才像个爷们,才能带好兵打好仗。

  《亮剑》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说过独立团不是党的军队,可整剧给人以强烈暗示,独立团就是他李云龙的,他李云龙才是独立团永远的老大。

  3.包子雷、手撕鬼子等等,为啥不给予抨击?

  和包子雷、手撕鬼子相比,《亮剑》的毒害作用要大得多。前者即使对于大妈大婶等电视剧专业户来说,也能一眼即识其假,既然已知是假,那顶多看个笑话,不会有太大的毒害作用。

  而《亮剑》不一样,它很不容易被人识破。其中枪械、服装、编制、战术诸方面的硬伤容易拆穿,而关于我军建军思想、内部体制、部队作风等方面的软伤则极不易拆穿。《亮剑》之毒已经深入到占比90%以上的电视剧观众心中、脑中,至今被他们视作宝典。

  4.有人说《亮剑》的粉丝有很多部门的专家,有很多高级领导,不是我说的那样狗屁不通。

  我承认,说《亮剑》的粉丝狗屁不通不够准确。《亮剑》的粉丝中,可能有化学博士、医学专家、省部级高官、亿万富翁等等,在某些方面,他们不仅不是狗屁不通,很多人甚至可以说是学富五车,精明过人的。

  但须知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就像很多音乐大师看不懂DNA图谱,就像很多诗词大家不会看X光片,他们对于我军的建军史及部队内部的运行体制,绝对是无知的。在这方面,他们和那些把电视剧当饭吃的大妈大婶没什么两样。他们的历史知识,同样来自影视剧、网络和地摊。谁不信,你可以翻看他们的著述,尽管可能在医学或数学或音乐等领域著述过千累万,但在有关我军建军史及部队内部运行体制方面的著述,绝对是零。

  5.有人举例指出,说《亮剑》李云龙身上的那些东西在我军的历史上是真的存在,所以说《亮剑》是真实还原了史实。

  存在就是真实,但只能代表个案的真实,不能代表总体的真实,因为这有一个个别与一般的问题。

  红四方面军有一个很能打的军长余天云,一一五师有一个很能打的代师长陈光,就不尿党指挥枪那一套,老子天下第一,对上级命令想服从就服从,不想服从就不服从,跟李云龙很是相像,这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存在。

  当然还有很多了。红四方面军在天全时,陈昌浩曾下令枪毙整整一个班的红军战士,原因就是这个班在快要饿死时偷吃了老百姓的两只鸡;白洋淀雁翎队组建之初,曾遭受严重损失,原因就是队长不经政委(区委书记兼)同意便带队行动而被曾是把兄弟的伪军大队长下了毒手;叶飞率山野一纵北上山东时,曾将一个副旅长捆绑关了禁闭,原因就是这个副旅长抢运战利品据为本旅所有……如果真要罗列,我肯定比那帮剑粉收集得多。这都是真实的存在。

  但用这些真实的存在来说明问题行不行?不行。有的人先天长了六个手指,这也是事实对吧?但这六指不能说明人的手指的总体情况和一般情况,不具典型形象。长了六指的人成百上千,但用它做分子去除以长了五指的人这个分母,微不足道。

  同理,人民军队中战将如云,像余天云、陈光那样的有几个,占了多大的比重?前述偷吃老百姓鸡的、抢战利品的、未与政委通气私自行动的等等,在我军的历史上又占了多大的比重?

  有意夸大这些极个别情况而无视总体的、一般的情况,这不叫记录真相,这是耍流氓。这是武汉疫情期间那个《方方日记》中的伎俩。

  6.又有人说了,说《亮剑》是艺术作品,要按你的说法去拍电影电视剧,那还能看吗?那还不如去看纪录片。

  咋就不能看了呢?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在我看来80%以上都是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都是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结合的。

  艺术作品不是不能加工虚构。电影《红日》中,将纵队司令演成了军长,与史实并不相符,但我仍然要给赞;小说《林海雪原》中,将杨子荣等六名侦察员活捉座山雕写成杨子荣只身打入匪巢活捉座山雕,与史实并不相符,但我仍然要给赞;快板书《奇袭白虎团》中,将13人的化袭小分队改说成了7人小分队,与史实并不相符,但我仍然要给赞。为啥?因为那是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有一个叫做艺术真实的东西,他们那样做符合艺术真实,而《亮剑》那样做不符艺术真实。

  艺术创作中的加工与虚构也是有规律有框框的,并不是剑粉们认为的那样只要打着艺术加工的幌子就可以随便胡编的。

  关于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关于哪些可以虚构哪些不允许虚构,我已经写过多回,不重复。

  7.有多人说,能有绝大多数的观众喜欢,就足以说明《亮剑》是部好作品。

  我肯定不能苟同。

  作为艺术作品,需要百姓的广泛认可才行,否则你的思想性艺术性再怎么高大上,没有人欣赏,也是白搭。但如果一味认为只要多数观众喜欢的就一定是好作品,那就是谬论了。手撕鬼子包子雷等的收视率,一点也不会比《亮剑》差,甚至还要高呢。那是否应该为其叫好?

  别不理解,神剧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喜欢看的人多,没人看就没人拍了,你以为投资方都是傻子呀!别忘了,电视剧观众的主流,是在农村,是那些大婶大妈,只是他们多数不会上线发评论罢了。

  能否找到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既有历史真实又有艺术真实、既有高大上的品位又能接地气的好作品呢?能。1949~1966这十七年的艺术作品中,我能一口气举出几十部来。但在改开以后问世的作品中找,抱歉,我找不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