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爷:对陈昌浩关于西渡行动回忆文字的评析
对陈昌浩关于西渡行动回忆文字的评析
以下陈昌浩的回忆文字引自《陈昌浩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1937年9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79~第98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陈文〗
十月二十日总部离开会宁,事前只决定了三十军到大芦子造船渡河,三十一军分途在后阻敌,总指挥部迟两天开动到打拉池,其他问题没有确定。二十二日指部离开会〈宁〉,这时毛炳文正积极由马营向五军锐进,胡宗南部向通渭压迫,我们当时才决定由九军一部、三十一、五军及四军一部在会宁附近予敌打击。但因五军退走太快,未照命令扼守会宁,使计划未能实现。此时三十军已渡河成功(二十四、二十五日晚),九军、五军急向北开进,四军、三十一军扼阻大路。敌人急进之下,指部本总部命令,随九军、五军渡河,三十一军亦准备渡河(直属队大部已渡河,随后又开返河东)。我们渡河后,在中和堡约停住了一天一夜,中间接到毛主席电报:“河西只要一个军、指挥部带两个军仍过河东准备夹击敌人”。这时三十一军、四军正向打拉池前进,毛部先头已抵靖远,事实上已不好东返,加以总部同时来电,又说四军、三十一军都准备在靖远以下渡河。我们到三角城时,还接总部电:“已得毛主席同意,四军、三十一军即在三角城过河,准备迎接。”我们等到下午五时以后,又接到总部电说:“该两军不渡河”电报后,才向北开走。此时三十军先头在击退马禄骑旅及祁明山步旅一部(马步青部)之后,即乘胜向一条山进,九军与指挥部尾后向赵家山、锁罕堡附近集结,五军因会宁损失后,即在靖远河西一带扼守休息。
【评析】此段陈述事实,与原始档案文献基本上能互洽。
〖陈文〗
此地明显看到:
⒈我们率三军渡河虽得总部命令,可是违反军委意图的。国焘同志纵[命]令三个军甚至全部渡河,无疑的是执行自己一贯退却计划,而不是真正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如果不是敌情地理限制,三十一军、四军均已渡河。
⒉我们当时同意三个军渡河的动机,外表上是为了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跨河而下,以与河东主力呼应,实质上是违反了军委意图,曲解了宁夏战役计划,恰恰做了国焘同志退却计划的实施者,因为宁夏战役计划决不是分散主力,无条件的避过敌人,而是要在有利时机(诚如会靖线上及以东)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争取消灭其一部,借以巩固自己根据地。当时三个军渡河无疑是的违反宁夏战役计划的,是退却路线支配下之行动。
【评析】第一点言之成理,但却忘了言及:“三军竞渡”乃至四方面军全军西渡的原始动议者,为谁?第二点“违反了军委意图,曲解了宁夏战役计划”的论点很对,但论据却显得牵强。说“三个军渡河”违反宁夏战役计划,还“无疑”,过了!因为中央并没有无条件地反对“三个军过河”,中央军委的意图是打击了南敌拒止了敌人进攻后,再考虑另一个军过河。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